第B2版:文摘

中山装·毛式服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上,穿着中山装的胡锦涛和其他一色穿西装的中央领导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对中山装的遐想。
  中山装是一种翻折式立领上装,因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喜爱穿而得名。对这种服装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孙中山有过专门的阐述:前面外露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袋盖上方的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封闭式的翻领表示严谨治国的理念;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的大义。
  孙中山的阐释符合民众对国家命运关切的理念。辛亥革命后,这种庄重而又朴实大方的服式,为广大民众所喜爱,被视为中国典型的现代服装。
  新中国的领导人尤其是毛泽东,对中山装也十分喜爱。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就是穿着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新中国成立!此后,毛泽东凡是参加重大的政治活动,特别是会见外国的国家元首,都穿中山装。
  毛泽东穿的中山装是经过改进的,衣领适当地放矮了,领尖也适当地放宽放长,领口、后背、肩、袖都有相应的变动。改进后的中山装,穿着感觉得体舒适,毛泽东很满意。在长期的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穿
  惯了灰色的军服而养成了
  偏爱灰色布料的嗜好,因
  此他穿的中山装都用灰色
  布料,春秋以中灰为主,冬天以深灰为主。因此,人们又把用灰色布料制成的中山装,称为“毛式服”。它得到群众特别是国家干部的普遍喜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几乎成为我国主要的服饰。
(越虹/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