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却忽略了鸭子嬉水带来的环境污染。近年来,桐庐县积极引进推广“水禽旱养喷淋技术”,实现蛋鸭养殖由水域放养向旱地圈养转变,有效保护了境内富春江、分水江等重要江河的水体质量。
2006年开始,桐庐县对沿河水体污染源进行整治,禁止在水域及水域周边地区养殖畜禽,要求蛋鸭必须实行圈养。
笔者日前在位于该县横村镇板头村的庞龙蛋鸭养殖场看到,养鸭棚、运动场、嬉水池按3∶2∶1的面积比例有序布局,鸭群或在限定的水面上欢快地嬉戏,或在平坦的场地上悠闲地漫步。“这种水禽旱养喷淋技术,不仅能满足水禽对水的需要,还能降低饲料消耗,减少蛋鸭病亡,也克服了传统放养易引起水域污染、疾病传播的弊端。”桐庐富恒蛋鸭专业合作社社长、庞龙养殖加工场董事长庞国成介绍说,经该合作社多个蛋鸭养殖场试验应用表明,该技术模式能提高饲料报酬6-11%,提高蛋鸭生产性能5-10%,提高经济效益8-20%,而且鸭蛋品质经测定与传统饲养方式差异不大,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基本一致。
据悉,该合作社有社员107户,遍布该县分水、富春江、横村等地,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桐庐全县推广,在蛋鸭、白鹅、种番鸭等多种水禽养殖中广泛应用。
(陈燕 方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