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溪县衡家涧社区的李贤惠家依山傍水。20多年前,该处炸山,炸出了小泉眼,不时有零星的鱼儿游出。每当下雨,特别是暴雨之后,李贤惠家背后一个洞里就会流出许多半只筷子长的青色鱼儿,最大不过2两重,因肉嫩骨细,形似油桶,被当地人称作“油桶子”,其味道跟长江里常见的“黄辣丁”差不多。
为了寻得泉源,去年6月,李贤惠在父亲支持下开挖“鱼泉”,在花费10多万元、挖入房屋底下16米后,再向山体方向挖掘10多米,他们凿开了一个脸盆大的洞,洞里涌出冰凉的阴河水。
从此,每逢下雨或打雷之后,随着大宁河涨水,许多“油桶子”从这个泉眼流出来。李贤惠称,最多时一天可捕150多公斤鱼,一般有50多公斤,但其他天气,泉眼里流出的鱼则很少。为此,他家干脆修了一个鱼池,从鱼泉涌出的鱼直接流进这个池子。
李贤惠说,他每天捕捉的鱼供不应求,批发价一般24元一公斤,零售价则36元一公斤。“到我家来看鱼的游客太多了,门前经常小车停一长排!”李贤惠说,他计划明年开办一家农家乐。
(摘自《现代快报》 200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