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桐乡发生蝗害

  •   最近,桐乡市洲泉镇屈家浜村村民屈永华的稻田里出现大量蝗虫。农技人员赶到现场发现,原本秆肥叶壮的秧苗,已被蝗虫蚕食得七零八落,被咬出许多缺口的叶子无力地垂下了头,整片稻田半数枯黄。用小竹竿轻轻一挑,成群蝗虫满天飞舞。“危害这块稻田的蝗虫叫‘中华稻蝗’。”农技人员说,该田的蝗虫密度较高,目测虫量应在每亩数千只左右。通过调查断定,这次蝗灾的始发地就是稻田西侧的一块废弃茭白田。
      这块抛荒多年的茭白田里淤泥堆积,杂草丛生。“这里原是一片水田,经多年搁置,大部分水分已经干涸,变成了泥泞的沼泽地,这种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蝗虫栖息繁衍。”技术人员分析,当蝗虫把茭白叶片吃光后,就转到相邻的稻田为害。而屈永华家的晚稻田,离这块茭白田最近,成了第一个“受害对象”。现在,临近的另两家农户的稻田,也不同程度遭受了蝗虫侵害。技术人员要求农户马上对茭白田块进行清理,再辅以农药防治的方法来消灭蝗虫,并落实专职技术人员进行长期动态跟踪监测。 (李晟中 陈轶)【链接】 稻蝗体长在20—40毫米之间。体背灰褐色;腹部和各脚绿色。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是稻作重大害虫之一。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即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