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热点关注

话说“秋老虎”

  今年8月7日立秋,我国古代天文学以立秋作为秋季的开始。而按气候学上规定,以每候(5天)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降至10摄氏度区间,才算秋季。我国长江流域大致在秋分前后入秋,华南则要到10月份才逐渐进入秋季。
  立秋以后,许多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气温仍相当高,个别地区还会出现一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在民间,立秋后凡遇到酷暑闷热天气,人们习惯称之为“秋老虎”。
  为何会出现“秋老虎”?从天文角度看,立秋之后,太阳光直射点虽在不断往南移动,但仍处在北半球上,我国广大地区仍是昼长夜短,日照强烈,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还会超过夜晚散失的热量。特别在南方,地面本身在大暑期间积聚起来的热量还未散尽,却又增加新的热量,因此8月份的高温不亚于7月份。
  从气象角度看,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国的冷空气,此时势力还较弱,对南方的影响更是鞭长莫及,而副热带高压对东南地区的影响仍较大。这样,如果天气连日晴朗,就会出现酷暑高温,形成“秋老虎”。
  那么,今年“秋老虎”的势头将如何?这要根据几个因素分析:一是从一般规律看,如果立秋前高温天来得早来得多,“秋老虎”的天数就可能较少,反之就可能较多;二是看冷空气活动和台风活动。如果冷空气和台风频频来临,“秋老虎”的天数可能较少,反之就可能较多。 (知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