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热点关注

大学生暑期开展农村信息化调查

农民反映:农民信箱实在实用

解决四个小问题后会更好

  前段时间,我们到绍兴县、桐乡市及周边地区农村,通过口头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发现,多数村级信息员联络站硬件齐全、服务健全、人员有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农民朋友反映,农民信箱实在实用。
  农民信箱是通过网络和手机实现远程沟通,提供政策、科技、市场信息和相关服务的平台。经调查,各地通过实施农村信息化主体培训、示范点建设等举措,使农民信箱成了传播政务信息的新途经,发布买卖信息的好平台,学习农业技术的好帮手,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新桥梁,成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邮递员”、农村公共信息的“情报员”、农产品的“营销员”、 防御自然灾害的“通信员”。农民信箱在农民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
  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农民信箱在使用和推广中还有些小问题,如能完善和解决就更好,主要有:
  一是网上买卖信息有失真现象。由于网上交易时客户不能看到采购的农产品,购买后会发现农产品质量与预想的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目前缺乏农产品质量评判依据,一些产品虽不是劣质产品,但其质量不能完全让买方满意。这对农民信箱的推广运用有一定阻碍作用。
  二是网上农博会的使用度还有待提高,一些用户对农民信箱的一些功能还不了解。
  三是信息缺乏分类,更新不够及时,影响了使用效率。
  四是重新注册有难度。一些农户登记注册了农民信箱后,因住址搬迁等原因,重新注册有难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农民信箱投诉机制。由政府职能部门负责监管网上交易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及时挽回损失。建立监督到位、管理合理的运行模式,增强用户对农民信箱的认同度。
  2.建立健全农产品度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网上交易时,交易双方对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判定会有差异,由此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应建立一套合适的计量制度,对部分可以度量的产品实行规范化标注,使农产品交易更规范、便捷。同时,为杜绝一些人通过农民信箱销售次等农产品(非劣质产品)的行为,应建立农产品质量评价机制,让客户可以通过查看对卖方农产品的评价,决定是否交易,保护买方利益。
  3.加大网上农博会的宣传力度,挖掘潜在客户,进一步扩大农民信箱的使用人群。
  目前,农民信箱的使用人群大多是一些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散户较少。为让散户也能用上农民信箱,可以考虑将种植相同农产品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合作社等形式进行交易。另外,可通过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留任率,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发挥其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
  4.对信息进行分类,减少无用信息的发送,提高农民信箱的使用效率。农户买卖农产品后, 应及时更新网上信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允许注册用户修改网上基本信息。另外,还可增加一些省外供销商的联络方式,方便本省农产品销售。
(作者系浙工大信息化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执笔:陆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