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杞县利民辐照厂生意一直不错,许多外地的蔬菜公司都将菜拉来接受钴60辐照,照射之后,病菌、害虫都被杀死,还能起到保鲜作用。最近,该厂“钴60疑似泄漏”的消息在媒体间迅速传开。事后,虽经环保部门确认并无辐射泄漏污染,但并未能阻止现代版“杞人忧天”的上演——7月17日,随着“放射源将爆炸”谣言的出现,大批群众在人心惶惶中纷纷奔向周边县市“避难”,杞县县城一度几成空城。
这起所谓的“杞人忧钴”事件,一开始只是因为杞县一个辐照厂在6月7日发生了卡源故障。故障发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谣言四起,但当地几乎所有的官方媒体上,很难看到详实、权威的说法,人们只得“无奈”地相信谣言与小道消息。直到7月13日,开封市政府才正式举行新闻发布会。但姗姗来迟的信息发布,难以缓解长久的疑虑和恐慌。一有风吹草动,民众便“集体出逃”自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很多地方都积累了通过信息透明缓解社会紧张情绪的宝贵经验。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杞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却认为“没有必要去小题大做,也不用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公布信息”,这的确让人无法理解。
简单地将居民“集体出逃”原因归结为“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传播的谣言”,试图以此撇清当地政府的责任,这实际上是习惯性拒绝承认过失的思维。这种“惯性思维”暴露出某些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理念的陈旧,出现问题时不屑于对公众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解释。这样做,对政府公信力的修复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提升毫无裨益。
(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