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果树与猪为邻 胡柚和菇换岗

常山以拳头产业串起循环种养链

  本报讯 (通讯员 廖小兵 汪峻) 6月28日,常山白石镇小白石村养鸡大户苏慧华忙着将200多羽土鸡装上江西上饶客商的货车,手机还不时传来各地要货的信息。他把土鸡养在胡柚园里,去年出栏4万羽,净赚6万多元,“这种‘柚鸡共生’模式赚头真不小!”
  胡柚园里放养出来的可是正宗的生态鸡,每羽要比圈养的节省饲料成本1元以上;养鸡还可为胡柚园除草、除虫。苏慧华等村里几名养鸡大户索性给土鸡取名“园林跑”,并注册了商标,名字响亮又好听。
  近年来,常山县以胡柚这一拳头产业为依托,穿插、组合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既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还促进了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
  在太公山胡柚基地,负责人姜伟祥相告,刚开始承包这片园地种柚时,尽管施了不少的化肥、农药,但是肥力大多流失,果树营养跟不上,结出的胡柚又酸又苦,不得不以每公斤几毛钱的价格草草处理。后来,他接受农技人员的建议,建了座面积有1300平方米的猪舍,出租给别人养猪;还建了沼气池,沼液和沼渣被当作有机肥使用。每亩果园年可节约农资支出200元,至少减少30%的成本;柚树增强了抗冻性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了挂果率,提升了果实品质。今年,太公山胡柚每公斤卖到2.4元左右,高出市场平均价1元。
  在此同时,常山县让秀珍菇“住”进了原本5-10月份闲置的胡柚加工厂。目前该县重点推广“柚—菇”结合栽培模式,现已有100多万袋秀珍菇“住”进了胡柚加工厂。去年,青石镇大塘后村村民黄玉林对1600平方米胡柚加工厂房进行了简单的改造,用于种菇。由于县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的龙头企业可直接提供成品菌袋,帮黄玉林解决胡柚加工厂房栽培秀珍菇的技术难题,使胡柚加工和秀珍菇栽培实现了无缝对接。3月中旬,秀珍菇陆续开始与胡柚“换岗”,2个月后,他的5多万袋菇头两茬就卖了5.5万元,已回收了成本。该县可充分利用的胡柚厂房共有30万平方米,能栽培秀珍菇3000万袋以上,如全面推广,年可增效3000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