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入夏以来,浙产水果蜂拥入市。杨梅风头正劲,葡萄再添精彩。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这几年由于葡萄效益一直稳定增长,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全省葡萄种植面积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今年达到25万亩,全省葡萄总产量预计达到35万吨。目前早熟葡萄已经开摘上市,市场反映不错,浙产葡萄今年又将是一个好年头。
今年的葡萄优质果比重又有增加,优质优价将得到进一步体现。在温岭市滨海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映衬着果农的笑脸。社长陈济林说,合作社今年种了2600多亩葡萄,其中早熟品种夏黑葡萄已开摘,亩产1500公斤左右。由于气候适宜,他们的滨珠牌夏黑葡萄今年品质更好,糖度高、口味好,卖到每公斤16元,亩净收入预计超万元。
记者从杭州果品批发市场了解到,今年葡萄销售开局就很火,每天销量有30多吨,批发价比去年稍有提高。其中,市场占有量达70%以上的藤稔葡萄,平均每公斤批发价在7元左右。据市场负责人分析,今年葡萄销售将在7月初进入旺季,上市量大时价格会稳中有降,但降幅不会很大。总体来看,今年的葡萄销售应该会比较顺畅。
据省农业厅首席水果专家孙钧介绍,我省栽培的葡萄品种很丰富,主要以巨峰和藤稔为主。近年来,品质较优、香气风味俱佳的巨玫瑰,糖度较高、口味不错的早熟夏黑,还有醉金香等的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较耐贮运的欧亚品种有所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我省葡萄品种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
大量采用设施栽培,也为葡萄增产增效打下了基础。设施栽培的葡萄成熟期比常规种植提前一个月左右,错开了葡萄上市季节,还提高了葡萄品质,价格优势十分明显。据了解,采用设施栽培的葡萄价格一般比露地栽培高一倍。目前,全省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已达到总面积的70%。
近几年兴起的采摘游,也为我省的葡萄产业增加了“甜度”。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建有200亩的果蔬观光区,其中葡萄园面积达150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天他们正忙着筹备将于7月11日举行的“中国大云首届碧云葡萄节”。届时将邀请上海等地的旅游公司和宾馆老总体验采摘游,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推动大云葡萄的销售。
看来,今年浙产葡萄又很甜。不过专家提醒,近几年我省周边的上海、江苏等地的葡萄设施栽培发展也很快,产量同步上升,葡萄产销竞争将会加剧。孙钧建议,各地在发展葡萄产业时,起点一定要高,即配备相应的栽培设施,实施促成栽培和避雨栽培等,避免雨水侵袭,减少葡萄病虫害,以确保葡萄品质。同时提醒果农,不要盲目追求新品种,一定要在当地农技部门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并在栽培技术上下功夫,提高葡萄品质,实现增产增收。
■相关链接
我国葡萄生产以鲜食葡萄为主,产量占世界鲜食葡萄总量的34.7%,世界排名第二。葡萄品种主要以巨峰系、玫瑰香为主。近年来,红地球、瑞必尔、黑大粒等大粒品种以及皇家秋天、克瑞森等无核品种有相当强的发展势头。制葡萄干也是我国葡萄生产的一个重要产业,年产量1万多吨,世界排名第10位。
我国葡萄种植多集中于新疆、山东、河北、辽宁、山西、吉林和河南等地,新疆占葡萄总产量的38.5%,以制干品种为主,近年来酿酒品种和鲜食品种也有大面积发展。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我省葡萄产业近年来得到又好又快发展,目前省内各地均有种植,主产区分布在金华、嘉兴、宁波、绍兴和台州等地。去年全省共种植葡萄22万亩,年产量33万吨,产值13亿元,平均亩产值在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