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美华) 禾苗青青,沟渠贯通,道路宽敞;一台台收割机、插秧机整装待发。在宁波市镇海区的粮食功能区内,人们已能看到这一幅幅喜人的景象。该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镇海区今年的粮食功能区建设总面积1.4万亩,总投资660万元。目前已完成80%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机配置也全部到位,并实行由乡镇农机站为主体的保本服务,给种粮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
今年3月,省农业厅发出了《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兴粮为支撑,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示范带动为手段,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通过5年努力,在全省建设1000个连片千亩以上的粮食生产核心产区,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
据悉,宁波市计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487个,总面积80万亩,总投资16590万元;杭州市计划首期建设功能区52个,面积6.5万亩;绍兴市计划3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建成第一批13个时效长、面积大、设施全、技术优、机制活、示范好、产出高 “千亩示范、万亩连片粮食高产样板(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