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从上海运来的2万只苗鸭入驻养殖场,集鸭子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仙居县民得利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投入生产。
合作社负责人张小仙是仙居县横溪镇朱塘岸村人,有40多年的养鸭经验,被誉为“鸭司令”。1998年,他到上海青浦承包孵坊,开始规模经营。他的孵坊每年孵化苗鸭1500多万只。他还在嘉善县建立了种鸭养殖基地,并从英国引进了深受养殖户喜爱的“樱桃谷”种鸭。张小仙说,这种鸭子长得快,肉质细嫩,如果卖给烤鸭店,30天就可以出栏;如果作为鸭肉分割销售,45天内出栏。
今年春节,张小仙回仙居老家过年时,发现家乡许多农户致富无门,村干部也多次热情邀请他回村带领村民养鸭。过完春节回上海后,他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的苗鸭大部分被山东人买走,养大后,又把鸭子卖回上海与浙江市场。进一步调查后他还发现,台州各地的烤鸭店用的鸭子,大都是从山东批发过来的。市场调查的结果,坚定了他回乡办养殖场的决心。
回到村里后,在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的鼎力支持下,张小仙发动村里有资金的村民参股,成立了民得利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期投资500多万元,转包养鸭田126亩,建造养鸭棚36座,另外还建造了鸭子加工厂与冷冻库。合作社养殖的鸭子宰杀后,或整只销售给烤鸭店,或分解成鸭头、鸭脖、翅膀、鸭掌、内脏等,分类销售。
合作社的养鸭场与鸭子加工流水线,安排了700多名民工就业,带动200多户低收入农户致富。老张说:“低收入农户的男劳力到我们场里养鸭,每月工资1350元;妇女到加工厂做工,月工资八九百元。家里有饲养条件的农户,还可在家养鸭子,我们提供苗鸭、饲料,鸭子养成后,我们全部回收。养殖场现在刚起步,等养殖场走上正轨后,我们还要办孵坊,安排的民工会更多。”
老张还告诉笔者,他们将把鸭粪加工成肥料,销售给当地农户作有机肥;合作社还计划承包一些杨梅山,用鸭粪作肥料,生产优质水果。 (朱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