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别把农民工子弟当城市的“包袱”

  农民工子弟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些民间教育工作者凭着一腔热诚创办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是在师资力量、教学规范、校舍条件等方面无法与所在地公办学校相提并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来到城市,还有更多的孩子本身就是出生在城市的“农民工二代”,解决他们的教育公平问题已迫在眉睫。
  让农民工子弟融入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农民工经济地位相对薄弱,社会保障统筹等尚存在瓶颈,他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精力、经济投入也相对较少,农民工子弟在融入城市上会有不少困难。
  越是有困难,越是要求我们破解难题。我们尤其需要防范的思想误区是,对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视而不见,把农民工子弟当成城市发展的“包袱”。只有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工兄弟着想,真正把他们的孩子也当作城市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谋利益、谋发展。
  (据新华网 杨金志/文 2009年6月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