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我省海域将入赤潮高发期

  本报讯 (通讯员 俞策) 五六月份是赤潮高发期,有关部门分析,近期我省近海海域即将进入以甲藻为主的赤潮高发期,防灾减灾面临巨大压力。
  从近3年的情况来看,我省海域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入赤潮发生期,赤潮首先在近海发生,赤潮生物以硅藻类为主;随后的五六月份进入赤潮高发期,发生区域遍布近岸和近海海域,赤潮生物以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等甲藻类为主;7月份以后赤潮发生频率和规模开始下降,发生区域逐渐远离近岸海域,赤潮生物也逐渐转变为以硅藻类为主。其中,五六月份的赤潮对我省海水养殖业威胁最大,米氏凯伦藻等有毒有害种类时有出现,直接威胁到养殖物的健康和安全。
  去年我省近岸8个海水养殖区内共发生赤潮11次,累计面积约2165平方千米,严重威胁我省海水养殖水产品安全。
  近期,苍南大渔湾赤潮已邻近养殖区。我省省、市、县各级海洋监测机构已加强监视监测力度,及时通报赤潮信息,必要时将启动赤潮应急工作预案,努力减轻赤潮影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