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昌淼 见习记者 程益新 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时,5月7日,我国中医药管理局及时发布了5套防流感药方,其中3套药方中含有苏叶(即紫苏叶)。紫苏,这一长期以来在农家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目前在全省种植面积仅上千亩的作物迅速引起关注。
据有关专家介绍,紫苏是卫生部首批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76种物品之一,在我省各地均可种植。前些年由于仅做药用,售价低,农民种植较少。近年来,由于其清热、解毒、抗菌等作用逐渐为人们所知,大型制药集团大量用紫苏籽开发新药、特药和中成药,鲜食紫苏叶、炒食紫苏籽的人也越来越多,紫苏销量直线上升。紫苏籽、紫苏叶、紫苏梗三种产品的价格平均上涨50%左右,且供不应求。紫苏叶作为保健蔬菜,在日本、韩国等地深受欢迎,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外销蔬菜。
龙泉市龙南乡底村村民,已经尝到了种植紫苏的甜头。村委会主任刘火李,这几天在忙着给签订紫苏种植合同的村民分发紫苏种。“今年我们村已经和一家食品公司签了100多亩紫苏订单,这两天紫苏种就可以下种了。”刘火李说,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凤阳山食品有限公司,承诺对种植紫苏的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和技术指导等,对合格产品将以保护价收购。他介绍,紫苏的种植非常简单,田间管理要求不高,播种后90天就可采收,公司按每公斤0.8元的价格收购,按每亩最低产量1000公斤计算,每亩至少可收益800元。据统计,目前龙南乡有8个村的村民加入了紫苏种植行列,全乡紫苏种植面积达500亩。“紫苏全身都是宝,市场前景也非常好。我们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紫苏深加工产品,已试制成功食物调料紫苏汁。”凤阳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时付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们就进行过紫苏的初加工,把紫苏腌制再真空包装后卖给酒店、超市,反响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保存期只有1-2个月。今年7月份准备上市的紫苏汁保存期长达两年,颜色显紫,初步定价15元/180克。
除了凤阳山食品有限公司,我省还有一些企业也看准这一商机。据浙江纯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已掌握了紫苏籽提取紫苏油的技术,紫苏油不但对预防“三高”有显著作用,还能抗衰老、抗癌。尽管价格卖到120元/公斤,市场反响还是不错。
【新闻链接】 紫苏又称苏叶,古时被当作中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材中,可以做成各种调味料、香辛料等。其籽可榨油,紫苏油具有降血脂、抗衰老、抗癌、健脑并提高记忆力等作用。
紫苏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等地。在我省成片种植基地主要集中在龙泉、义乌、淳安、江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