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畜牧兽医

猪多,地少,怎么办

义乌“生猪-沼液-牧草”养猪模式解难题

  通讯员 易 悟
  近年来,义乌市对高效生态规模猪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积极探索,先后在该市顺旺养殖场、学阳养殖场、浩康养殖场、佳旺中猪场等大中型规模猪场进行农牧结合型生态养猪实践,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农牧结合型养猪业发展道路,尤其是以顺旺养殖场为代表的“生猪-沼液-牧草”养猪模式,值得各地借鉴。
何为“生猪-沼液-牧草”模式
  义乌市顺旺养殖场始建于2003年,是一家生猪总存栏5700头(其中母猪500头),年出栏商品猪1万余头的规模化商品猪场。建场之初,由于猪场未按生态养殖的要求规划设计,产生的排泄物不能妥善处理,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2005年,在义乌市农能办和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该猪场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工艺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起了400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净化工程,每天可处理污水60吨,但排放水仍未能达标排放。为此,从2006年开始,该养猪场先后承租周边闲置田地及荒坡山地50余亩,通过种植牧草来消纳沼液(未达标排放水)。2008年,该场投资40多万元建成5个总容积达到2000立方米的沼液池,并配套相应的输送管道系统,沼液用自动喷灌系统浇灌牧草,牧草地流出的水再流入牧场的8亩面积的水池作为氧化塘,水池中放养绿萍,使水质进一步净化,最后完全达到环保部门监测的排放标准,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实现生猪生态养殖、污水综合利用的目标。模式简图如下:
  顺旺养殖场严格做到粪尿干湿分离,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出售给种植企业,每天50吨左右的污水由50亩配套的牧草地消纳。50亩牧草地,根据不同季节,套种消纳污水能力强、高产的优质牧草,春夏季种植美洲狼尾草、杂交狼尾草、空心菜、蕃薯等;秋冬季种植黑麦草。收割的牧草全部鲜喂,黑麦草、蕃薯藤等直接饲喂;杂交狼尾草用饲草粉碎机粉碎后拌入少量精料(玉米粉等)饲喂。
  为了使整个系统顺利运转,养殖场配套了部分设施装备。一是安装从沼液池到牧草地的污水输送管道、水泵、喷灌设施;二是安装从牧草地到氧化塘的处理水收集管道;三是安装牧草加工机械设施,对粗纤维素含量高、秸秆硬度大的牧草进行粉碎;四是其它设备,包括收割与运输牧草等工具。
  另外,经沼气工程综合处理的沼液需要有污水储存池进行储存,一般储存池的容量应达到30天的排污量,有利于污水的再沉淀发酵,也有利于寒冬、雨季存放污水。比如该场每天实际排放的污水约50吨,就建设了1500吨的污水沉淀池;经过牧草消纳后的水可能仍不能完全达标排放,需要配套氧化塘进一步吸收消纳,收集的水用于养鱼、养绿萍,或用来清洗栏舍,实现零排放。
  种草养猪的三大好处
  从顺旺养殖场的实践来看,“生猪-沼液-牧草”养猪模式至少有三大好处:
  ——提高生猪生产性能。首先是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性能。该场种植的牧草全部用于饲喂公母猪,经统计分析,2008年上半年以前,该场母猪在不饲喂牧草或少量饲喂牧草情况下,经产母猪年平均产胎数为2.22胎,每胎平均产活仔数10.73头;2008年下半年以后,母猪能长期保证饲喂牧草,经产母猪胎平均产活仔数11.25头,同比增加了0.52头。其次是保持生猪良好的健康水平。经统计,该猪场2007年、2008年两年乳猪平均存活率95.50%,仔猪保育期存活率98.12%,育肥期肉猪存活率98.80%,生猪的全程存活率为92.58%。今年头3个月,该场乳猪平均存活率95.80%,仔猪保育期存活率98.72%,育肥期肉猪存活率98.75%,全程存活率为93.39%,商品猪平均出栏体重102.5公斤,饲养期缩短到165天。
  ——经济效益比较可观。从投资成本来看,该场三沼利用工程费用占大头,共计36.26万元,每年的运行成本包括:土地承租费用4.32万元;种子费用2900元;土地播种与管理、牧草收割与加工合计3.6万元,另有运行、翻耕等费用16388元,共计9.84万元。
  而该场每年实际收益主要有:50亩土地年产鲜草1050吨(黑麦草亩产达9000公斤,狼尾草亩产达1.2万公斤),按精料与青料代替量10:1计算,实际每头母猪每天可节省精料0.5公斤,母猪饲料价格按2.0元/公斤计算,500头母猪每年可节省饲料成本18.25万元;按每头经产母猪每年多产乳猪1.04头计算,500头母猪一年多产乳猪577头,每头乳猪按150元计算,每年新增效益86550元。
  由此可以算出,该场每年通过牧草种植和牧草饲喂母猪实际产生的利润为:18.25万元+8.65万元-36.26×10%(固定资产按每年10%比例折旧计算)-9.84万元=13.434万元,建设工程投入的资金只要2.7年就可收回,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顺旺养殖场通过在猪场周边承租土地,利用沼液种植牧草,不但消纳了污染源,实现了达标排放,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猪场周边的环境,生态效益十分突出。在这个生态模式中,仅用50余亩配套土地,就消纳了5700头猪的污水,平均每亩地消纳100余头以上,打破了一般每亩地只能消纳3-4头猪粪尿的框框。
  此外,由于该猪场管理科学规范,饲料结构改善,公母猪的健康水平高,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猪场每年为社会提供近万头优质、安全的商品猪,节约粮食105吨,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