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养殖的猪肉有“本猪”的味道?怎样降低养猪成本?这就是余姚市康宏生猪饲养研究所的研究重点。据悉,这家由农民创办的研究所申报的“肉质改进项目”和“地热采暖技术”两个项目已被列入余姚市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已申请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星火”计划。而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该研究所至今已承担了15项市、县两级科研项目,其中12项已通过验收。
据介绍,“肉质改进项目”主要是通过改良饲料和养殖方式,控制肉猪生长速度,改善猪肉品质与口感;“地热采暖技术”则是将地面辐射采暖应用到养猪场,以显著降低成本。余姚农业部门负责人说,现在老百姓对猪肉品质与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两项技术正是顺应了这种消费的新趋势,将对养猪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个“农民科研所”有能力承担这样的科研项目吗?该所所长、经营宁波康宏畜牧公司的余姚“猪倌”吴劲松拿出厚厚的研究成果说:“可别小看我们这个研究所,这里可是人才济济,不仅有10来位科研人员,还聘请了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提供智力支持。”据其介绍,他们公司每年要拿出年利润的5-10%用于科研,且研发费用持续增加。2007年,由他们承担的“牧场防疫及喷雾设施建设项目”,将国际上先进的微喷灌技术应用于猪场,以低廉的成本实现了对猪舍温度、湿度、卫生等方面的控制,这项技术让宁波许多养殖大户平均每头猪节约了
30元成本。
(周松华 杨军雄 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