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浙江农作

鲜食大豆玉米宜分期播种

  分期播种可以错开鲜食大豆和玉米采收期,有利于延长供应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农忙季节的劳力矛盾。搞好分期播种,关键要做到以下四条。
  一看当地市场行情。要根据市场行情,尽可能错开播种期,延长市场供应期。除了企业统一收购和订单农业外,要尽量避免大范围大面积在同一时期播种。
  二看种植户的设施条件。一般来说,早春越早栽培,收入越高。但促早栽培的播种期要看保温设施条件的好坏而定。在2月中旬以前播种的需采用大棚栽培,2月中旬至3月初可采用小拱棚栽培,3月中旬至3月底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4月初以后可露地栽培。当然,不同地区播种期有差异,浙南可比浙北早播7-10天左右。
  三看当地的气候条件。春大豆和春玉米露地播种一般在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为宜,过早播种要采取保温措施,才能防止烂种烂芽。也不要过迟播种,免灌浆成熟阶段尽可能避开高温干旱天气,因为高温逼熟,会使鼓粒困难;夏大豆和夏玉米要尽可能避免开花期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否则易造成大豆落花落荚和玉米空秆;秋季延后栽培要注意播种期的适度后延,在没有后期保温措施的情况下,播种太迟易受秋季低温影响,灌浆结实困难,甚至不能采收。
  四要搞好品种搭配。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季节选用不同的品种,才能达到高产高效。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春大豆、夏大豆和秋大豆对日照长度都有要求,因此,各类型的大豆不要混肴种植,特别是秋大豆不要作春大豆种植。春播大豆也要根据不同的栽培措施选用不同的品种。采用大棚、小拱棚等促早栽培的,应选用生育期不超过75天且耐寒性好的品种,如“引豆9701”等,最大限度地发挥设施栽培的促早优势;间作套种也应选择早熟品种,生育期最好不要超过80天,以利于缩短作物共生期,减小不同作物之间的不利影响;地膜覆盖和常规栽培的,可根据茬口、收获时间安排等情况综合确定,但生育期不宜超过95天。当然,通过选用不同熟期的品种在同一时期播种,也可以达到错开收获时间的效果。玉米对日照长短不敏感,因此同一品种可以在春、夏、秋三季种植,有利于分期分批播种,主要根据不同栽培条件和消费习惯选用品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