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春耕备耕特刊·典型经验

服务创新

种粮效益显著提高

  去年12月14日,是武义种粮大户徐春琪期盼已久的好日子,由他牵头组建
  的武义春琪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终于在
  这天挂牌成立。“有了合作社,不仅可以
  为普通农户提供服务盈利,还可以整
  合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的资源,降低
  种粮成本,实现种粮致富。”和徐春琪
  一样,在武义有越来越多的种粮农民加入合作社,谋求更快的发展。
  为构建粮食稳定增产长效机制,近年来,武义县积极引导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已经注册成立粮食专业合作社18家,合作社的建设有效地推动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武义县佳益禾合作社成立后,在俞源乡下杨村长期流转建立了700多亩生产基地,发展“蚕豆-超级稻”种植模式,土地流转面积4000多亩,种粮规模效应十分明显。
  在建立合作社、推进规模种粮的同时,该县还通过创新农机作业服务模式,谋求新的发展。2008年,该县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作业服务面积6.25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3.1%。仅武义现代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一家,去年全程机械化服务面积达4.3万亩,占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面积的68.8%。
  为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经营效益,该县粮食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去年服务面积达到2.27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0.2%,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成效。仅晚稻一项,就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防治区比非防治区产量平均每亩节本增效192.45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