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春耕备耕特刊·典型经验

科技创新

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朱起明是该县桐琴镇郭村一位水稻高产示范户,去年他的超级稻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755.6公斤,创造了该县超级稻的最高亩产量。“有这么高的产量,我自己都想不到,全靠农技专家帮我引进新品种和传授我科学种粮的方法。”朱起明说。
  为提高粮食产量,武义县积极扩大水稻主导品种的覆盖率,两优培九、Y两优1号等主导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2008年该县水稻种植面积22.23万亩,优良水稻品种面积21.5万亩,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6.7%。仅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就使全县增产粮食424.8万公斤,按每公斤2.10元计算,为种粮农民增收892.1万元。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引进新品种,品种试验新组合达40余只,有力地促进了新品种的开发与应用,提高了种粮效益。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水平,武义县加大了水稻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示范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强化栽培、单季晚稻“五改”技术等高产高效技术,去年全县累计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面积达55.3万亩。新技术的推广,使种粮成本明显减少,其中,应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5.2万亩,按平均每亩大田比常规栽培节本51元,仅此一项,就节省成本265.2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