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养本地土鸡,还是养新品种杂交三黄鸡,余姚临山镇临南村养鸡大户吴银贵总能摸准市场变奏的弦音,比别人多赚钱。
今年48岁的吴银贵,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办过砖瓦厂,做过油漆工,刻过模具,但最后在养鸡这一行成了“专家”。
早在2002年,吴银贵就开始在养鸡行业里探索。一段时间,他和妻子一起养蛋鸡,鸡蛋价格不错,妻子坚持再投资上规模,但吴银贵走访了宁波、绍兴以及姚北等地的养鸡户,分析了当时市场供求状况后认为,蛋鸡已经过量,“蛋贱伤农”已在眼前。于是,夫妇俩另辟蹊径饲养起了乌骨鸡。
当时,市场上乌骨鸡寥寥无几,由于特有的营养价值,市价卖到每公斤40元左右,批发价也要每公斤34元。2002年底,吴银贵先试着引进了一些乌鸡苗,长成后很快出手,同时他从经济条件变化和饮食结构改变,感到了乌骨鸡的市场潜力,但他没有盲目扩大规模,而是引进种鸡和孵化设备,孵起了乌骨鸡。果然不出所料,乌骨鸡市场红火之后,他的苗鸡成了畅销货。
乌骨鸡生意正火时,吴银贵又在鸡的品种质量上找出路。他有个信条:“冷点干,热点转,跟着别人不挣钱。”为了领先别人一步,防止受到冲击,他从杭州运来肉质、营养好的三黄鸡和长势快、适应性强的本地土鸡进行杂交,孵出了深受养鸡户欢迎的新品种。
2005年,吴银贵又搭建了4间大棚鸡舍,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养起了少有的本地土鸡。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加上不断通过报刊等获取市场行情和科学喂养及防疫技术,同时与畜牧兽医部门挂上钩,咨询技术和信息,他养的土鸡比一般养殖户要早出栏一个月,售价达到30元/公斤左右。他还根据当地传统的节日风俗,养起了“清明鸡”、“端午鸡”、“中秋鸡”、“过年鸡”等节日鸡。
正是靠“引领养鸡新潮流”的劲头,吴银贵的养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年养鸡量达5万多只,每月能供应土鸡3000-5000只,年收入10万余元。
(苗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