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宁波市农村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今年l5岁。几年前的一个中午,她放学回家,忽然发现院中央的那棵大桂花树不见了。母亲告诉她说,有几个城里人来村里收购大树,桂花树被他们卖掉了,运到城里去作绿化用。
那天,小女孩静静地在想着大人们才该想的问题:如果把农村的大树移植到城市去,城市的环境被美化了,那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不是被破坏了呢?
她擦干了眼泪,决定做一件大事,就是通过调查,写出一篇论文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和另外两名同学开始了实地调研。她们发现,这些被移植到城市里的大树,存活率非常低。与此同时,许多村民则向她们抱怨说:随着许多大树被不断地移植到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
一年后,小女孩独立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篇论文——《“大树农转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很快,她撰写的论文被评为当地当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2006年,又被评为第三届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比赛一等奖,小女孩本人被评为“海尔科技奖创新之星”。
评委们对她的论文的评价是:论文具备较完整的理论基础,调查方案符合生态学实验研究的要求。整个调查过程与数据统计相符合,分析严谨,逻辑性较强。目前,全国还尚无此类论著发表。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王渝生颇有感触地说:“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否,就要看执行者有没有一种求真、求实的学风和科学表述的习惯,这个小女孩为我们所有人做出了榜样。”
小女孩的名字叫欧苏红,是宁波市墙头镇的一名初一学生。
(摘自《青年博览》3月下 张达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