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温州,已有越来越多的商人转行甘当“农老板”,选择饲养梅花鹿、黑熊、林蛙(哈士蟆)、火鸡、山鸡、孔雀等各种特种动物作为创业门路,既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又带动一批农户走上致富路,演绎着一个个别开生面的创业故事。
梅花鹿养殖省内首屈一指
“昔日帝王宴,如今百姓餐”。曾几何时,寻常百姓只有在动物园里才能观赏到梅花鹿,而如今在温州,随处可购买到鹿茸、鹿血酒,上餐馆可品尝鹿肉、鹿蹄大餐。这归功于梅花鹿在温州的大量养殖。
温州不仅是省内梅花鹿圈养最早的地区,也是饲养量最多的地区,遍布除洞头之外的各个县(市、区),据初步统计总饲养量达2300多头。目前,饲养量最大的是坐落在平阳县昆阳镇溪岙村的士福养殖场。“士福”养殖梅花鹿始于2000年1月,由平阳一名退休干部从吉林双阳引进。2006年,一直在欧洲从事外贸生意的平阳人尤贤朴看到梅花鹿产业中潜藏的商机,回乡接手了这个养殖场。尤贤朴不但将基地的养殖量扩展到500多头,还采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繁衍的幼鹿以低于市场价近一半的价格卖给泰顺、文成、苍南等地一些农户,签订合同回购鹿茸,如果农户不愿饲养,还可以市场价回收梅花鹿,并定期由技术人员上门辅导饲养技术和采取防疫措施,给养殖户吃了“定心丸”。
据国家林业部门普查,全国野生梅花鹿现仅存2000余头,而饲养量已达30万头,相比之下我省发展较为滞后。尤贤朴表示愿意发挥龙头作用,牵头组建一个行业协会,发展壮大这个行业。
饲养黑熊、林蛙方兴未艾
“农老板”们饲养各种飞禽走兽,爆发出空前的热情。除梅花鹿外,主要还饲养平时难得一见的黑熊、东北林蛙。
温州客商林观火今年春节仅回家拜个年,又匆匆返回四川都江堰,照顾寄养在那里的数百头熊崽。此前,林观火在瓯海瞿溪的玉寨山斥资数百万元,建起1000余平方米的熊舍,最多时黑熊饲养量达200头,是省内唯一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黑熊场,林观火因此也被林业部门和同行称为“观火熊”。“观火熊”多年从事熊崽繁育和熊胆类产品开发。熊胆具有清肝润肺、健胃明目、解毒镇痛等功效,对各种肝炎、肝硬化及胆道疾病有较好疗效,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去年汶川大地震过后不久,“观火熊”就前往都江堰,购买四川各地数百头人工繁育的熊崽,在当地租下栏舍进行精心饲养。
据林观火介绍,因熊崽会遭遇水土不服,必须在当地饲养一年左右才能适应新的自然环境,估计今年五六月就可以全部运回温州。“观火熊”说,再过几个月,他在玉寨山开辟的黑熊基地,饲养规模在全国都将是名列前茅的了。
而原先从事皮革化工行业的商人金光良,在瓯海跟瑞安接壤处的梨头垟一处山涧试养成功了东北林蛙。林蛙原产于寒冷的东北,所产的卵子就是我们通常食用的哈士蟆,是一味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中药,近年来南方一些地方曾经试养成功,给林蛙的“北种南引”提供了第一手科学依据。2007年4月,金光良从宁海引进林蛙种苗1000对,经过精心饲养,去年已成功繁殖了10万只林蛙。目前,林蛙的冬眠期尚未结束,待到春暖花开时,山涧将又是蛙声一片,热闹非凡。
目前,金光良已跟永嘉的10来户农户签订引种、技术辅导培训和产品回收协议。跟尤贤朴养殖梅花鹿一样,金光良也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给部分农户提供了创业门路。
另有几名“农老板”在市区吹台山创办了一个珍稀动植物开发公司,在树林间散养火鸡、山鸡、孔雀等珍禽……
(潘振恺)
F创业加油站
本栏目刊登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创业点子、创业后援等内容,欢迎投稿。如果你在创业中遇到困难,也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