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出现了市民抢购26元一公斤的家养土猪肉,连10.0元一公斤的紫色番薯也卖到断货的一幕。这就是仙居绿色农产品的独特魅力。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仙居县“班主任”式的责任农技员农产品监管制度。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副省长茅临生对仙居县通过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给予了充分肯定。
仙居县的农技推广体系始建于70年代。200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农技推广工作责任 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在不断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仙居县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把责任农技员农产品监管贯穿整个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始终。仙居县下各镇通过责任农技推广制度的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100%。2009年,该镇64户种养大户人均收入达1.152万元,比上年增加0.265万元,增长29.9%。
落实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后,对基地的生产监管,每位农技人员都有责任区、责任基地,特别是对示范基地、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专供基地,都有“首席专家十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派驻指导、立牌公示,层层把关、落实责任,主要做好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管,抽查生产档案。
为了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农技人员群策群力,制订了当地农产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57项,企业标准108项。还出台了仙居鸡、杨梅等20类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模式图,编发了1万册《绿色农业标准化技术》。建立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大力推行绿色安全的标准化技术。
在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仙居县全面落实了源头生产者、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监管者、技术指导和监管者、市场经营者、质量检测者、市场法人等6类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农业监管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若出现质量问题或违法行为,严格追究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并对负有监管职责的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按照职责,层层责任追究。
(仙居县农技推文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