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周恩来与第一届政协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命运多舛
  1949年春,中国大地上的大决战已见分晓,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获胜,已成必然趋势。新政权该怎么组建?中共提出的“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主张大得人心。与此同时,除原有的中国民主同盟等外,又新组建了一些民主党派。一时间,召开党派会议,推动民主政治,成为舆论主流。开会总要有个名目,时称“政治会议”,国民党谈判代表提出加上“协商”二字,于是中国有了“政治协商会议”。
  但政治协商会议却是命运多舛,开了没多久,独揽大权的国民党就撕毁了民主契约,挑起全国内战。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发布“五一口号”,毛泽东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同时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号召发布后,立即得到各方面的热烈响应。
  5天后,在香港的民主党派负责人有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马叙伦、王绍鏊、陈其尤、彭泽民、李章达、蔡廷锴、谭平山以及郭沫若等联名致电毛泽东,热烈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
  为了同各民主党派人士一起商讨召开新政协的各项事宜,周恩来煞费苦心,开辟了从香港坐船到大连或营口进入解放区的海上通道,把旅居香港的各党派民主人士安全地运送到解放区,同时设法将分散在上海、北平、天津等地的民主人士转移到中共中央驻地河北省西柏坡附近。
  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新政协的筹备会议原定在哈尔滨召开,由于形势发展飞快,后来改在北平召开筹备会。当时,一切筹备工作都由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及其领导的6个小组分别担负。周恩来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协商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名单和起草《共同纲领》上。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名单,需要代表广泛包括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区域、人民解放军、国内兄弟民族、国外华侨及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取舍恰当,十分不易,是整个筹备工作中最繁重的工作之一。新政协还特设“无党派民主人士”一类代表,以尽量照顾到各个方面。周恩来说:“无党派民主人士是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的。由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严重压迫,许多志士仁人虽然没有组织起来,但却在领导着、联系着很大一批民主人士从事民主运动。因此,严格和正确地说,无党派民主人士是没有党派组织有党派性的民主人士。”
  6月下旬,经过一个星期废寝忘食的“鏖战”,周恩来完成了《共同纲领》的起草工作。《共同纲领》明确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它的“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1949年9月17日,由周恩来主持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正式决定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决定去掉“中华民国”简称
  1949年9月21日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各党派、团体代表634人,来宾300人。9月27日。会议讨论和通过了政府组织法,一致同意和决定:去掉国号后面“中华民国”的简称。政协代表们认为,简称“中华民国”去掉,不等于把中华民国过去革命的历史意义一概抹煞。如辛亥革命、国共合作等都是有它的历史意义的。
  经过讨论,4个决议草案付诸表决并一次通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为北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1949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1949年9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怀仁堂举行闭幕会。当天晚上,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宴会,庆祝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的胜利闭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诞生了!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吴志菲/文 2009年3月1日)
史海钩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