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土地审批顺利,再过几个月,这里将成为现代化养猪场。”在台州市椒江区三甲八塘地段,养殖户王军芳指着眼前一片荒地说。这片土地属于废弃盐田,共有50亩。
王军芳今年30岁出头,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是个“女猪倌”。但是,这个猪倌可不简单,不仅将现在位于椒江区下陈街道椒洋村的养猪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念熟了市场经,从容应对生猪价格波动。
去年仔猪跌价时,王军芳二话没说,以每只120元左右的价格进了300多只3公斤左右的仔猪。王军芳说,她养猪都是从不到3公斤的仔猪养起。一是仔猪成本低,一般生猪养殖户从60公斤左右的仔猪养起,光仔猪就需要七八百元成本,单单这一项每年就为她节省下一二十万元资金;二是仔猪适应快,3公斤左右的小仔猪没几天就能适应新环境,而60公斤左右的仔猪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三是长得也快,60公斤左右的仔猪长成150公斤的商品猪需要六七个月,而她饲养的仔猪六七个月也同样可以出栏。
在经历了多次实践探索以后,王军芳积累了自己的一套科学养猪经。她根据市场需求和生猪生长特点,严格把好季节关、选育关、防疫关和饲养关。针对夏天气温偏高,不利于生猪生长这一难题,她把生猪养殖在离地面0.8米高的竹帘上,并用自来水进行喷淋,这种土办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饲料利用上,她购买2400元1吨的高价饲料,每头猪每月添加1公斤食盐,以提高生猪的瘦肉率,同时改单一饲料为配方饲料,改日喂两餐为定时定量的多餐。在防疫方面,她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兽医担任防疫技术顾问……
从散养到规模养殖,王军芳如今是摸出了门道:“养猪要想致富,只有一条路可走——人弃我取低谷进,规模养殖控成本,精细管理提效益。”(陈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