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品种与技术

<<<中药材品种

温郁金1号

  (浙认药2008001)
  郁金新品种“温郁金1号”由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乐清市源生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和浙江省中药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平均亩产莪术310.7公斤、姜黄175.1公斤、郁金95.8公斤,分别比农家种增产13.0%、6.8%、16.0%,增产达显著水平。“温郁金1号”植株生长迅速、整齐,生长盛期株高185~210厘米,叶长85~100厘米,叶宽21~25厘米,主根茎5~6个,叶片8~9片;与农家品种相比,叶丛期长20天左右,枯叶期迟20天左右,块根形成晚20天左右。地下根茎个大,平均个重130克(鲜重);侧根茎平均个重60克(鲜重);块根郁金肥满,单株数量多,每株30~40个,平均个重20克(鲜重)。耐肥力强,抗病性较好。莪术挥发油平均含量在3.0%毫升/克(《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为1.5%毫升/克),指标成分(吉马酮)含量稳定。
  该品种适应性强,性状稳定,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我省瑞安、乐清等温郁金产区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选择粗短种茎,清明前后栽种,行距110~12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穴栽种种茎1个,栽后覆土3~6厘米;施足底肥,多次追肥,及时中耕培土;忌连作。
浙玄1号
  (浙认药2008002)
  玄参新品种“浙玄1号”由磐安县农业局选育而成。平均亩产干品273.12公斤,比一般生产用种高24.32%。“浙玄1号”平均株高121厘米,茎直立、绿色,四棱形有深槽,茎粗1.5~2.5 厘米。叶对生,上部叶有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22厘米,宽11~16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聚伞花序,较疏散,花冠暗紫色,长8~9毫米,相邻边缘相互重叠,下唇裂片多,中裂片稍短。雄蕊稍短于下唇,花丝肥厚,退化雄蕊1枚。蒴果卵形,长6~8毫米,先端短尖。块根呈类圆柱形或类纺锤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下部钝尖。花期7~8月,果期8~9月。
  该品种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
适宜在我省磐安等玄参主产区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适宜沙质壤土,宜于12月播种,亩用种量40~45公斤。增施肥料,及时打顶。
仙斛1号
  (浙认药2008003)
“仙斛1号”铁皮石斛由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科院选育而成。栽培36个月的亩产鲜品(茎叶产量)1695公斤,比对照“云南软脚”、“广西硬脚”分别增产104.0%和32.4%。“仙斛1号”茎丛生、圆柱型、质地结实,高20~30厘米,最高可达60厘米,粗5~10毫米,干后青黄色。叶鞘不完全包被,具紫斑,鞘口张开,常与节留下1个环状间隙,形成明显黑节;成活率99%以上,比对照“云南软脚”、“广西硬脚”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该品种产量和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云南软脚”和“广西硬脚”,商品性好,适宜在我省金华地区设施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配制有机质丰富的培养基质,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移栽,当棚内温度大于35℃的条件下采取降温措施,以移栽后36个月采收为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