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品种与技术

<<<蔬菜品种

十里荷1号

  (浙认蔬2008001)
  籽莲“十里荷
  1号”由建德市里
  叶十里荷莲子开
  发中心、建德市农
  技推广中心粮油
  站、建德市里叶白
  莲开发公司、浙江省
  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武义县科学技术局等单位共同选育而成。一般大田亩产籽莲85公斤左右。
  “十里荷1号”植株较矮,定植第一年平均荷梗高1.48米,第一立叶高36厘米,平均荷叶直径0.63米,叶绿色;平均单株分枝数15个、地下茎(藕鞭)节数50个,最长节间80厘米;平均每节可发生0.99个花芽。从现蕾到开花约15天左右,田间花期100天左右;每蓬实粒数17粒左右,单蓬结籽率90%左右;鲜莲白色,干莲呈乳白色,莲子颗粒中等,百粒干重100克左右,经通心去皮后的鲜莲百粒重为265克左右,烘干率38.5%左右。熟期早,谢花后到果实成熟为12~18天,杭州地区一般6月底7月初就开始采收莲蓬,一般采摘期可持续到10月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结果显示,干莲粗蛋白19.4%,粗脂肪1.93%,粗灰分3.82%,碳水化合物65.49%,淀粉含量52.2%,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6.4%和35.8%。
  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耐风抗倒、上市早、品质佳、效益高,适宜在建德、浙中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一般3月底4月初定植,亩栽150支种藕,注意对腐败病等防治。建议每年定植移栽。
采风3号
  (浙认蔬2008002)
“采风3号”辣椒由杭州市农科院选育而成。一般大田亩产2600公斤左右。“采风3号”长势较旺,叶色深绿,株型紧凑,株高65厘米左右;坐果性好,一般单株结果60个以上;果实羊角形、果面稍有凹凸、果尾钝尖,果长15厘米左右,横径2厘米左右,果肉厚约0.3厘米,单果重约18克;青熟果浅绿色、微辣,老熟果红色、辣味中等,商品性好。早熟,春季栽培从定植到嫩果采收约45天,秋季栽培约35天,开花到嫩果采收14天左右。抗逆性较强。
  该品种田间生长一致,长势健壮,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形整齐,丰产性好。适宜在杭州、衢州及周边地区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适时播种,杭州地区设施条件下春栽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播种,2月下旬到3月上旬定植,亩栽2200株左右;秋栽7月中下旬播种,8月下旬到9月上旬定植,亩栽2500株左右;及时预防病毒病。
千丽1号
  (浙认蔬2008003)
  辣椒新品种“千丽1号”由杭州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05~2006年秋栽平均亩产2330公斤,比对照“弄口早椒”增产19.2%。“千丽1号”植株长势强,株高75厘米左右,叶色浓绿,结果性强,单株挂果60个以上。果实线椒形、缩肩、尖尾、条形较直,表皮光滑、有光泽,商品嫩果皮色深绿,果长15厘米左右,横径1.5厘米左右,果肉厚0.25厘米左右,单果重约15克;嫩果辣味较轻,老熟果红色、辣味浓烈;果实采收期长。从定植到嫩果采收,春栽约55天,秋栽约35天。
  该品种田间生长一致,长势健壮,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形整齐,丰产性好。适宜在杭州市及周边地区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适时播种,杭州地区设施条件下春栽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播种,2月下旬到3月上旬定植,亩栽2000株左右;秋栽7月中下旬播种,8月下旬到9月上旬定植,亩栽2300株左右;适时采收,控肥水,防徒长。
丽茭1号
  (浙认蔬2008004)
“丽茭1号”茭白由丽水市农科所和缙云县农业局共同选育而成。一般大田亩产壳茭1800公斤左右。“丽茭1号”属单季茭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240厘米左右,叶鞘长度约58厘米,最大叶长190厘米左右,叶宽4.6~4.8厘米。壳茭单重142.5~178.6克,茭肉 净 重 105.6~128.6克 , 净 茭 率71.8~74.1%,茭肉白嫩、光滑,品质好。生长适温15~28℃,孕茭适温20~25℃。在丽水海拔8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下旬8月初进入盛收期,熟期比‘美人茭’早12~14天。
  该品种早熟性好,植株生长整齐,产量、品质、适应性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丽水海拔400~1000米山区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种植应预防“倒春寒”危害。秋栽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定植。春栽4月上旬定植,行株距60~70厘米×40~50厘米。秋栽每墩1~2苗,春栽每墩3~4苗,亩留有效苗1.9万~2.2万株。加强锈病防治。
金茭2号
  (浙认蔬2008005)
“金茭2号”茭白由金华市农科院、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和金华陆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金茭2号属于较耐高温、采收期较长、对光周期较不敏感的单季茭品种。株高2.2米左右,叶鞘浅绿色,长52~55厘米,最大叶长162~170厘米,最大叶宽3.6~3.9厘米,开始孕茭叶龄11叶左右,年生长期内每墩有效分蘖11.8~14.1个。茭肉梭形,茭体4节,表皮光滑,肉质细嫩,商品性佳。有两个集中采收期:第一个采收期为6月下旬到7月中下旬,平均壳茭重约120克,平均茭肉重约95克,平均茭肉长17.0厘米左右,茭肉第2、3节长和直径分别为6.1厘米、6.5厘米和3.9厘米、3.0厘米左右;第二个采收期为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平均壳茭重约98克,平均茭肉重约76克,平均茭肉长16.4厘米左右,茭肉第两三节长和直径分别为5.8厘米、6.6厘米和3.7厘米、2.9厘米左右。
  该品种长势中等,株型紧凑,田间表现整齐一致,耐热性较强,品质优良,产量高,
适宜在金华、丽水地区水库库区下游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金华地区3月中下旬定植,春季注意预防低温危害;注意防治螟虫。
之豇108
  (浙认蔬2008006)
  豇豆新品种“之豇108”由浙江省农科院、丽水市绿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共同选育而成。大田示范亩产1800~2000公斤,比对照“扬豇40”增产6%以上。“之豇108”属中熟品种,秋季露地栽培播种至始收需42~45天,花后9~12天采收,采收期20~35天,全生育期65~80天。植株蔓生,单株分枝约1.5个,生长势较强,不易早衰。叶色较深,三出复叶较大(长×宽约17厘米×9.8厘米)。主蔓第5节左右着生第一花序,花蕾油绿色,花冠浅紫色;每花序结荚2条左右,单株结荚数8~10条,嫩荚油绿色,荚长约70厘米,平均单荚重26.5克,,肉质致密。单荚种子数15~18粒,种子胭脂红色、肾形,百粒重约15克。经接种鉴定和田间观察,对病毒病、根腐病和锈病综合抗性好,较耐连作。
  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生长势较强,不易早衰;肉质致密,商品性较佳,耐贮性好;综合抗性较强。适宜在全省夏、秋季种植。
  栽培注意要点:适宜夏、秋季栽培。适宜行株距0.75米×0.3米,每畦两行,每穴2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