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志
衢州市柯城区是“中国柑桔之乡”,现有柑桔种植面积20万亩,涉及农户近20万户。2008年,全区柑桔产量达38万吨,果品产值3.4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近3亿元。柑桔已成为柯城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柯城的柑桔产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一是量大价低。柑桔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销售价格自1998年以来一直在低端徘徊;二是品质欠佳。虽然经过近几年品质提升工程建设,示范基地的柑桔品质有了明显提升,但大面积的柑桔品质仍然欠佳;三是品牌不响。全区柑桔品牌众多,但缺乏名牌;四是交易方式落后。无产地市场,桔农基本靠经验贮藏、坐等待购;五是组织化程度低。以家庭为主的经营方式形成不了产业规模,更缺乏规范的市场主体,难以凝聚竞争力。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念、品质、品牌、品位、组织化程度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柯城柑桔产业,真正确立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省果品强区地位,切实为桔农增收服务。
(一)从做大做强柑桔产业向做精做强柑桔产业方向转变,切实转变发展理念。要跳出就柑桔抓柑桔的思路,发展二三产业,着力破解“卖桔难”。要重视产业规划,创新发展理念,从量质并举向以质为主、发展精品柑桔方向转变。适当调整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对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坡度在25度以上的山地和容易受冻的低洼地,建议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二)从粗放型生产向高标准园艺化方向转变,不断提升柑桔品质。一是加强桔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桔园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建设,为提高柑桔品质创造条件。二是加强柑桔品种改良。要整合资源,选育推广一批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消费者口味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一提、二改、三疏、四统一”(一提:提高品质,二改:改土、改水,三疏:疏枝、疏树、疏果,四统一:统一肥料农药供应、统一生产管理措施、统一品牌销售、统一服务)标准生产,并采用延时采摘、采前控水、适地适栽、贮藏保鲜等技术,提高柑桔质量。
(三)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努力提升加工品位。要引进、使用可按糖度、色泽分级的选果机,确保优质优价。大力支持现有柑桔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要通过优惠政策,引进柑桔加工企业,力争使柑桔加工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抓紧试验和推广生物保鲜、气调冷藏等技术,实行从化学保鲜向物理冷藏保鲜方向转变。
(四)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交易方式转变,着力打响柑桔品牌。一是加快建设产地市场,着手建立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公开拍卖等交易平台。并充分利用“农民信箱”、“三电一网”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反应灵敏的市场信息体系。二是大力培育柑桔名牌。主打“衢州椪柑”原产地保护标志,对使用“衢州椪柑”品牌的,政府可给予补贴,改变衢州椪柑冒充福建芦柑销售的现状。要通过举办椪柑节、桔王擂台赛、高峰论坛以及评选柑桔形象代言人、柑桔状元等活动,宣传、推介柑桔品牌。三是拓展柑桔文化功能,支持和倡导“桔花香”、“采摘游”、“桔海游”等休头观光农业,提高柯城柑桔的知名度、美誉度。(五)由分散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方向转变,大力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在稳定桔园所有权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通过流转桔园经营权,把失管、半失管的桔园逐渐集中流转到生产大户手中,提高柑桔的生产效率与组织化程度。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对难以流转的桔园,要建立公益性政策补贴机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作者系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