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梨树瘿蚊的发生及防治

  梨花瘿蚊
  梨花瘿蚊俗称花蕾蛆,主要为害梨花蕾。初春花芽开绽至花蕾露白时,梨花瘿蚊成虫陆续羽化出土,并上树产卵于花苞花蕾。卵孵化后,蛆钻入花蕾中,蛀食花蕊。受害花蕾不能开放,并枯萎脱落。梨花瘿蚊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的土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化蛹羽化出土,3月上中旬为盛发期。
  防治方法:冬季深翻树盘,成虫出土前,在树冠下地面喷洒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600倍液。花芽开绽至花蕾露白时,若在花蕾周围发现大量成虫活动可喷布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同时施地面,杀灭已出土成虫。
  梨叶瘿蚊
  梨叶瘿蚊俗称梨芽蛆,其成虫在芽及幼嫩叶片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在叶上吸食为害。开始出现黄色斑点,接着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纵卷,幼叶受害后,叶不能展开,呈筒状且皱缩。最终,受害叶片变硬而脆,直至脱落。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为害,4-5月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该虫世代重叠,第1代发生较整齐,是防控的最佳时期。在第1代成虫初发至低龄幼虫期,花谢后及时喷药。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1250倍液等药剂。及时摘除受第1代梨叶瘿蚊危害的叶片,并集中烧毁。第2、3代幼虫发生时,可结合其它病虫害防治,及时予以控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