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技术推广

冬天,鱼儿常会生这些病

  鱼类越冬期指当年12月至翌年3月,这也是冬季鱼病流行的季节,养殖户们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防范措施。现将常见的低温鱼病做简单介绍。
  水霉病
  冬季鱼类最常见的疾病是水霉病,主要是鱼类在并塘或鱼种放养时鱼体受伤或因水位低而冻伤引起。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在并塘、放养操作时应认真细致,避免碰伤,放养前可用2%-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0-15分钟。注意保持高水位,严防水位过浅而冻伤鱼种。一旦发现该病,可全池泼洒40%的甲醛溶液0.5ppm或1-2ppm亚甲基兰来治疗;或采用每亩蒲草2.5-5千克熬汁后与食盐1-1.5千克、人尿5-10千克混合均匀,全池泼洒来治疗。
  斜管虫病
  流行在初冬和春季,适宜水温12-18℃,低于8-11℃时,仍可大量出现。20℃以上不易发生。
  斜管虫病的病原体是鲤斜管虫,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使其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粘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在鱼苗、鱼种阶段会出现大批死亡。防治方法:①采取石灰彻底清塘消毒;②鱼种或亲鱼如发现有病原体,用8ppm硫酸铜或2ppm硝酸亚汞给鱼浸洗约30分钟;③用0.7ppm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遍洒,有杀灭效果。
  小瓜虫病
  (白点病)
  初冬和春末夏初易发生,适宜在水温15-25℃生长、繁殖。当水温低至10℃以下和上升至26-28℃发育停止,28℃以上幼虫易死亡。
  小瓜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身体柔软可塑,当它钻进鱼的皮肤或鳃组织内时,剥取寄生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形成脓泡,肉眼可见许多小白点,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粘液引起死亡。防治方法:①用石灰彻底清塘消毒;②感染的鱼种可用2ppm硝酸亚汞浸洗1.5-3小时;③用0.1-0.2ppm硝酸亚汞全池遍洒;④用0.5ppm孔雀石绿浸洗1-2小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