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专版

测土配方施肥十大典型

典型一:

长兴县:当好土肥媒介,帮助农民与科技实现“零距离”接触

  一是建立供肥网络。合作社通过严格筛选,确定了2家肥料生产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确保配方到厂。同时确定了17个县级配方肥经销点,将配方肥通过“企业+销售点+农户”的配方肥供应网络体系,直供农户使用。
  二是发挥多方力量。通过联合其它38家种植业合作社参加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千万工程”,初步形成以长兴金土地测土施肥合作社为核心工作联络网,共同推广测土配方技术,发动生产型合作社使用配方肥,以点带面,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多方面力量,与浙江省农科院、当地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建立农户种植、企业收购、科研单位和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的联动机制。
  三是打造配方肥品牌。合作社在配方肥的生产销售上,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价格、统一生产销售,努力打造“金土地测土施肥合作社”的配方肥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扩大影响力。
  四是加强跟踪服务和效果评价。合作社在定期发布测土施肥信息、指导农民使用配方肥的同时,加强与农民的交流,帮助及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建立配方肥效果评价机制,定期召开专业技术人员、配方肥企业、经销商、合作社员共同参加的配方肥肥效讨论会,对已经推广的配方肥进行评价,不断完善配方,提高使用效果。
典型二:
  海盐县:全程统一(代理)
  施肥作业服务
  海盐友邦测土施肥合作社主要由配方专用肥生产企业、农资供应人员、施肥作业人员、种粮大户、种植业生产合作社代表等六部分组成,拥有团体会员1个,个人会员99个,注册资金10万元。合作社内部对测土、新型专用肥开发、配方肥生产、供肥体系等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确定了40多位经培训的种植大户负责上门施肥。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真正入户到田。
典型三:
  温岭市:为“走出去”农业
  开展测土配方服务
  温岭市紧密结合“千万工程”,积极延伸服务范围,主动为“走出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测土配方服务,提供合理化建议。土壤检测范围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11个省内县、市以及缅甸、菲律宾、老挝等4国。正是有了这样的服务,使得“西瓜大王”彭友达带领他的浙江温岭箬横西瓜合作社社员,把西瓜种出了家门,走出了国门。目前,温岭市正着手帮助合作社进行“规模经营农产品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开发,建立农产品质量全程安全监控和预警系统,提升合作社整体管理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典型四:
苍南县:三次台风吹不倒300亩水稻
  2007年,受第16号强台风“罗莎”影响,我省各地晚稻生产都不同程度遭受损失,而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区域,由于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技术,施用配方肥后水稻生长健壮,青秆黄熟,抵御台风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台风吹折了示范牌,却吹不倒一株水稻”——这是《温州日报》记者2007年10月11日采访苍南县土肥站后发出的感慨。
典型五:
武义县:测土配方施肥让茶叶更香了
  武义更香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2月,现共有社员500人,有机茶标准化基地6275亩,2006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更香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连续两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活动取得明显的成效。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在2007年茶叶受多次冻害影响的情况下,到5月15日止鲜叶产量比去年增产22%,干茶亩增7.3公斤,亩增收510元。春茶总产增加45.8吨,减去施肥增加的成本,累计茶农增收25.1万元。合作社社长俞学文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 +茶农”的集合模式实践,既促进了有机茶产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又带动万亩茶园增效,万户茶农增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武义更香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广是成功的,效益很大。”
典型六:
  松阳县:玉米缺镁症被矫治
  近年来鲜食玉米在松阳县发展较快,但由于长期不合理施肥,玉米出现缺镁症状,严重影响鲜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当地土肥技术人员通过测土服务,调整用肥结构,因缺补缺、对症施肥,玉米缺镁症终于得到有效矫治。松阳县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直观地展示了科学施肥的良好效果,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典型七:
  绍兴县:测土配方施肥
  让农民用水更安全
  汤浦水库是绍兴市区和绍兴县的主要饮用水源。由于氨氮超标,治理汤浦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成为绍兴市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任务。自2006年以来,绍兴县创新拓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领域,承担了在汤浦水库集水区小舜江流域内的王坛、稽东、平水3镇开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工作。目前累计检测土样251个,开展肥料对比试验67个,施用水稻、茶叶、竹笋专用肥1200余吨,发放施肥建议卡71000张,培训农民2312人次,建立示范方4766亩。项目实施三年来,流域内农户科学施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施肥次数从普遍的2~3次调整为3~4次,示范区农田化肥施用量减少22.2%。该项工作的开展节约了肥料成本投入,减少了化肥流失对水质的影响,保护了小舜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障了绍兴人民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推进了绍兴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创新深化。
典型八:
衢江区:测土配方施肥节本增效明显
  衢州市衢江区为农业部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县。为实施好该项目,该区认真落实项目实施要求,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节本增效明显。椐测算,全区累计对75万亩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水稻验收,平均每亩增产26公斤,增收33.8元,肥料用量下降6.5%,节本5.43元,每亩节本增效40.5元,为农民增收3000余万元;柑桔亩增产4.5%,亩增收47.25元,亩节肥5.5元,亩节本增收52.75元;毛竹亩增产50公斤,增效50元,亩节本2.4元,亩节本增效52.4元,三项合计总节本增效5000万元以上,节肥400万公斤。
  二是增强了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经过对项目区220户农户施肥调查,其中有205户基本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知识,180户知道不合理施肥带来的不良后果,150户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达93%以上。
  三是提高了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科技致富的能力。如高家镇大田畈村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测土配方,示范区内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取得了逐年提高。2005年平均亩产为380公斤,到2006年平均早稻亩产提高到了395公斤,到2007年亩产提高到了420公斤,到2008年亩产提高到487公斤,与2005年相比,亩增产稻谷百公斤,亩增效益百元以上,减少了肥料施用量和施肥次数,降低了劳动力投资成本和肥料投资成本,据统计每亩降低投资成本达到20元左右。同时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的建设,扩大了影响,今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与该合作社协作推广水稻高效生产技术,提高了该合作社科技致富能力。
典型九:
  兰溪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宣传年活动
  截至去年底,兰溪市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7万亩,平均增产率为7.75%,每亩增产64.32公斤,节约不合理化肥投入1.56公斤,计每亩增产节本139.6元,合计已增收节支4969.68万元,节约化肥63.5万公斤。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兰溪市将2008年确定为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年,市农业局与兰溪电视台紧密合作,划出专门经费,用于技术宣传。并以各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实行统一供肥,重点抓好配方肥应用推广,用好测土成果,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认真实施好各主要作物的肥效试验,为制定各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典型十:
平湖市:农业面源污染减轻了
  测土配方施肥自2005年提出以来,已连续三年被作为一项重大农业科技措施在全国示范推广。2005年和2006年平湖市被列为浙江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重点县和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资金试点县(市)以来,全市测土配方施肥累计示范面积13.82万亩次,实施面积189.51万亩次,亩节本增效62.03元,亩节肥(纯量)2.41公斤,总节本增效1.18亿元。同时,还增强了农民科学施肥观念,改善了农产品品质,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