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专版

测土配方施肥 助农增产增收

——访省土肥站负责人

  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项增收节支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我省于2005年开始推广,并从2007年开始连续两年被列为我省农业工作十件实事之一。去年,全省共有45个县(市、区)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中央安排财政补助资金达2560万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省推广三年多来,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哪些实惠?推广机制又是怎样的?今后全省又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近日,记者走访了省土肥站负责人。
  实施4年,增收近37亿元
  2007年9月,当超强台风在苍南霞关镇登陆时,当地即将收获的水稻被狂风暴雨成片摧残倒伏。风雨过后,人们吃惊地发现,那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水稻,却依然昂立水田中,并没有倒伏在地,还获得了丰收。从此测土配方施肥被当地农民称赞为一项神奇的增产技术。
  该负责人介绍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2005—2008年实施四年来,全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达6300.17万亩次,增加作物产量172.2万吨,节约肥料成本4.93亿元,实现节本增收24.46亿元。2008年全省推广面积达到2230.95余万亩,大大超过年初下达的1800万亩目标计划。
  不仅如此,测土配方施肥还有效地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该负责人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农田养分流失,还带动了有机肥增施,调整优化了肥料施用结构。在项目实施区,农田的氮肥用量明显减少、钾肥用量明显增加,四年来,全省农田减少化肥投入(折纯)22.48万吨,平均每亩减少化肥投入(折纯)3.56公斤。去年全省商品有机肥应用量31.04万吨,推广应用面积197.61万亩,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此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颠覆了农民传统的施肥习惯。作物“施什么肥?”“施多少?”“怎么施?”……成为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在项目实施区,许多农民树立了科学施肥观念,都自觉采用施肥建议卡,根据卡上的建议给作物施肥。2008年全省建立各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52.2多万亩,有350.81万张施肥建议卡被农民领走。科学的施肥方法让一些实际生产问题迎刃而解。因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多年来一直困绕松阳农民的玉米制镁症得到有效矫治,而兰溪、上虞等地的杨梅则没有了大小年之分,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当地农民对此由衷称赞。
“处方”免费提供,农民按方“抓药”
  和国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相比,我省农民生产规模小,分布面广,推广一项新技术难度大。那么,如何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尽快推广到农民手中、造福于民呢?该负责人说,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我省积极创新推广服务机制,采用“土肥技术部门+专业合作社+农民”这一新型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就是说,以县为单位,土肥部门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再以点带面推广给农民。2006年全省开展“百社万户”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活动,去年又进一步扩大合作社参与规模,全省组织10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参与社员13.2万户(个),涵盖面积达358.9万亩。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和辐射,有382.19万户农户用上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累计培训农民73.4万人,免费为农民测土68022个。而海盐县、富阳市、江山市、衢江区、长兴县、龙泉市等项目县先后成立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
  说,2008年我省以“合作社参与数量与提高服务质量并进、技术研究与管理服务同步、机制创新与模式不断完善”为目标,优化“农业技术部门提供测土配方,合作社建立按方施肥、统配统供档案,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测土配方施肥”这一有效模式,同时进一步探索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服务的新模式,创建327家以“建立测土施肥档案、开展肥料统配统供”为主要标志的示范合作社。
  依方施肥农户要达50%以上
  谈起测土配方施肥在我省推广前景时,该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到2010年前,全省所有的县(市、区)都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并列为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范围内。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政府主体、推广指导、科研支撑、企业参与和农民应用”的国家科学施肥体系,完善专家施肥咨询系统和主要粮食作物和油菜、果树、瓜菜以及其它园艺作物科学施肥查询系统。
  该负责人说,等这些信息系统全部建成后,将与农民信箱网络相链接。今后农民想了解自家田里适合种什么、需施什么肥、施多少、什么时候施等信息,只要鼠标-点,就会一目了然。力争四五年后,全省依方施肥的农户要占50%以上,让广大农民按方选肥、购肥、施肥成为自觉行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