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经

食用菌产销苦乐不均

  2008年,我省食用菌生产经历年初雪灾,夏季高温酷暑,以及次贷危机,对食用菌生产、出口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预计全省食用菌总产量85万吨,是仅次于去年的第二个高产年。就品种而言,金针菇稳定增长,蘑菇保持稳定,黑木耳大幅增长,香菇较大幅度下滑。主要品种销售形势及分析如下。
  一、香菇不容乐观。受2007年香菇生产效益下滑影响,2008年全省香菇栽培量约下降20%,预计全省栽培量5亿袋,产量40万吨。我省香菇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香菇出口依赖程度较高,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及质量安全、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公竞争等因素,影响我省香菇出口企业。目前企业存货囤积较多,但趋势转坏、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已进入2009年度香菇备料备种阶段。菌种销售十分不理想,甚至差于2001年。据此推测,2009年香菇栽培量可能继续下降。
  二、黑木耳仍能获利。黑木耳内销市场增加较多,去年黑木耳效益突出,亩产值3-5万元,导致2008年黑木耳生产量大幅增长。预计全省黑木耳栽培量达1.3亿袋,较上年增长50%。目前,是我省袋栽黑木耳上市初期,农民售价为24元/斤,虽然较去年同期回落6元/斤,但亩产值预计在2.5万元左右,仍有获利空间。
  三、蘑菇堪忧。近年来,蘑菇栽培量基本稳定,呈略有增长态势,效益较为平稳。年初遭受雪灾,蘑菇菌丝受冻,生长停滞,出菇潮次减少,产量下降。11月份后,浙北蘑菇逐渐上市,但价格较上年同期明显回落。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蘑菇出口订单大幅减少,而且去年盐水菇库存较大,导致福建、四川、山东、河南等主产区蘑菇涌向鲜销市场,价格大幅下挫,一度跌到0.5-0.6元/斤(农民的成本价1.5元/斤)。我省平湖、嘉善蘑菇以鲜销上海为主,但全国蘑菇涌向上海市场,价格受到严重冲击。2008年12月~2009年1月份,蘑菇上市量少,价格预计尚可。但随着上市旺季的到来,春蘑菇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冻干蘑菇出口企业对有质量保障的蘑菇还是有需求。
  四、金针菇良好。2008年金针菇栽培量继续增长,预计较上年增10%以上,总量将突破20万吨。江山、开化等主产区单户生产能力已接近饱和,预计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金针菇价格平稳。不论是本地种植异地销售,还是异地开发当地销售,需求增长稳定。
  五、工厂化食用菌一般。金针菇、杏鲍菇是主要栽培品种。价格总体平稳,较去年同期略低或持平。如工厂化杏鲍菇价格8-10元/公斤,上年同期在10-14元/公斤。反季节上市的秀珍菇较去年下降1元/公斤(约10%),维持在7-9元/公斤。工厂化金针菇7-11元/公斤,与去年持平。
(陈 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