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植保专版

推广“三新技术”减药控害增效

比非项目实施区平均每亩减少农药用量150.3克,增产33.5公斤

  今年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的第三年。我省在921个乡镇建立了示范区822个,示范面积85.75万亩,实施面积470.62万亩,涉及水稻、蔬菜、柑桔、茶叶等。通过宣传培训、抓点办方、创新建立植保服务组织、推广“三新”技术等措施,减药控害增效作用明显。据对8个市单季稻实施区用药调查统计,项目实施区比非实施区每亩可减少用药1.6次,减少农药用量150.3克,节约防治成本45.9元。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据对11个市单季稻实施区调查,平均亩产520.4公斤,比非实施区增产33.5公斤;以每公斤稻谷2元计,则平均每亩增收67元,实施区比非实施区平均每亩节本增收151.3元。
  据介绍,项目实施中,重点推广了病虫防治的新方法、新农药和新器械的“三新技术”。一是应用新方法,推广非化防技术。在农业防治上推广选用抗病(虫)优质品种,合理轮作、平衡施肥等健身栽培技术、春耕灌水杀蛹和稻田养鸭技术;在物理防治上推广诱虫灯、昆虫性信息素及诱捕器、色板、防虫网等防治技术,全省推广应用非化学防治技术498.2万亩次。二是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新药剂。重点筛选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新药剂,落实了水稻病害新药剂示范推广面积60万亩。积极推广植物源、矿物源和生物源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充分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维护农田生态环境安全。据统计,全省推广生物农药应用面积达1076.9万亩次,高效低毒农药应用面积达3293.5万亩次。三是注重宣传,推广新药械。针对我省农民大量使用的施药器械质量低劣,药液滴漏现象严重,农药利用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施药人员农药中毒的现状,重视宣传,积极加大新型施药机械推广,重点推广机动喷雾机,并做好喷雾器的使用技术培训和维修工作。全年推广应用新型背负机动喷雾器10529台和机动担架式喷雾机3527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