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植保专版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植保服务

新突破

——访省农业厅副厅长叶新才

  当前,农产品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三大安全”备受各方关注,这对与之密切相关的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推进植保工作,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为“三大安全”提供支撑?在昨天召开全省植保植检工作会议期间,本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省农业厅副厅长叶新才。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植保技术,创新防控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叶新才说,“这也是对植保工作的一大考验。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来实现植保工作新突破。”
  要在植保体系建设上有新突破。他说,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构建县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物保护检疫体系,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植保信息、防治指导和植保技术服务。
  要在植保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我省是生物灾害高发区,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多、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他说,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植保的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建设农作物重大病虫和植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改进技术装备,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植保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病虫防控现代化水平。
  要在推进植保统防统治上有新突破。叶新才说,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措施,在这方面我省已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要进一步扶持发展植保合作社等多元化的基层植保服务组织,规范和引导搞好服务,提升防控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代防代治等服务,争取五年内病虫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到粮食种植面积40%以上。
  要在病虫绿色防控上有新突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但今年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等,再次敲响了警钟。叶新才说,从种植业看,病虫害防治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安全用药至关重要。他强调,必须坚持绿色植保理念,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要在植保技术创新上有新突破。叶新才说,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要加大对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技术的研发力度,开展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示范,积极研发生产急需、影响较大的植保新型实用技术。建立科研、企业和推广部门有效合作的生物农药开发推广机制。要积极支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在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生产基地,重点示范推广一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运用综合防治策略的绿色防控技术,努力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叶新才说,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在日益严峻的挑战中赢得机遇,才能推进植保事业上新台阶,才能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