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袁卫) 农药用量少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了。我省今年水稻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2.6%以下,低于农业部提出的5%以下的目标,共挽回粮食损失27亿多公斤。这是记者12月16日从全省植保植检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绿色植保技术立了大功。据统计,今年我省各地共建立水稻重大病虫绿色防治示范点228个,示范面积16.05万亩,推广应用了绿色防控等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杭州市萧山区河庄镇新创村村委会主任赵再福深有同感。他说,这几年蔬菜病虫害不断加重,出现了“药越用越多、虫越治越难”的情况。今年初,省植保检疫局将新创村的蔬菜病虫绿色防治示范区作为首席植保专家联系点,植保专家向他们推荐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新技术,每季蔬菜的施药次数从原来的七八次减少到三四次,每年每亩蔬菜节省农药开支50多元、人工费用400多元。他们种出的绿色蔬菜受到了消费者欢迎,不少贩销大户指定要买他们的蔬菜。
全省植保植检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植保科技创新步伐,明年将开展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示范,在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生产基地重点示范推广一批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