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俞廷尚)这两天,金华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社长丰群飞正忙着盘点今年的生产经营账。不算不知道,一算乐坏了,“跟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相比,规模化、机械化种粮,让我们合作社4300多亩地一年节约了200多万元成本。”
2004年,原先以农机服务为主的丰群飞牵头组建了“群飞粮油专业合作社”,开始规模种粮。几年来,合作社种粮面积不断扩大,从最初的425亩,今年已增加到4300亩,连片种植和机械化生产,使种粮成本大大降低。以今年早稻生产为例,群飞合作社综合种粮成本为328.2元/亩,与散户的666.8元/亩相比,每亩节本效应达到338.6元/亩,4000多亩早稻,就为合作社节本100多万元。
丰群飞告诉记者,规模经营的节本效应体现在化肥、种子、农药、耕种、人工等各个环节。“比如种子,今年我们合作社购买的晚稻种子‘中浙优1号’,普通农户购买的价格是16元/公斤,我们合作社享受批发价是7元/斤公,光购买一季晚稻种子,合作社就能节约近2万元。”“不仅种子、农药可以享受到批发价,而且通过合作社整体运作,还可以有效规避农资涨价带来的成本提升。”丰群飞说,去年12月,他们看准农资会涨价,提前以1650元/吨的价格购入了100吨尿素,储备用于今年的生产。不出所料,开年以后,农资价格不断上涨,春耕时,尿素价格已涨到了2500元/吨,这次储备性购买,就为合作社节约了8.5万元。“我算过一笔账,由于农资涨价等原因,今年普通农户种植早稻每亩成本比去年上涨了88.7元;而合作社只上涨了13.5元。”丰群飞说。
除了节约农资成本外,群飞合作社自有的大量农业机械,也为合作社节约了不少成本。以机耕、机收两个环节为例,群飞合作社每亩生产成本是80元,而普通农户则需要140元,仅这一项,合作社4300亩土地两季种植,就能省下50多万元。
“晚稻的账还没有完全算好,估计能比普通农户种粮每亩节约成本340元,又能节约100多万元。两季水稻省下的成本,几乎相当于我们合作社一年的利润。”丰群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