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农活差不多忙完了,云和县雾溪乡西坑村的竹农却一点也没闲下来,他们用刚刚学到手的竹制品加工技术编起了菜篮子,宁波奉化的客商下了订单,有多少收多少,每只菜篮子收购价45元。
自从限塑令实行后,菜篮子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起来,成了“环保大使”。前不久,宁波奉化的一位客商刚刚从雾溪乡农民手里以45元一只的高价收走200只菜篮子,才几天时间,就在市场上被抢购一空,售完后又赶紧在西坑村下了订单。
雾溪乡是该县毛竹主产区,全乡共有毛竹林面积13377亩,其中西坑村就有4827亩,占全乡毛竹面积的36%以上,人均拥有毛竹面积近10亩。为了提高毛竹的综合利用率,今年10月份,雾溪乡在西坑村率先举行了竹制品加工技术培训,34名竹农报名参加学习竹制品加工技术。农民蓝宝月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她已能熟练编出菜篮子,一般每天编2只,她高兴地说:“学会编菜篮子,我坐在家里一天能赚90元。”
据了解,每只菜篮子材料费只要5-6元,雾溪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竹山,利润空间非常大。雾溪乡党委书记陈一军说:“西坑村进行竹制品加工培训只是一个试点,接下来该乡准备对竹农进行全面培训,让大家都掌握这门技术,打出‘雾溪竹篮’这个品牌。”
(范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