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通讯员 陈妙根“秀山丽水·浙江绿谷”,既是丽水市良好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也决定了该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谈到未来丽水农业发展时,丽水市农业局局长杜光旻强调:“我们要深入贯彻《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建立健全适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把丽水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丽水市坚持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形成了食用菌、水(干)果、茶叶、高山蔬菜、生态畜牧业等9大农业主导产业,已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180万亩,有148个农产品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12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9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69个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杜光旻说,丽水市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优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和广阔空间。他说,丽水市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明确目标,即把丽水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二是明确任务,进一步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大力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丽水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打响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丽水制造”品牌;三要明确保障,加大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田保护等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确保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杜光旻认为,丽水市今后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农业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理清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二是继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立足长三角地区,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三是加快创业创新,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民由资源消耗型、数量扩展型向注重科技、保护生态、提高农产品质量转变,培育新型农民,推进规模经营;四是进一步优化政策和服务,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变农业大市为农业强市;五是充分利用“中国生态第一市”品牌,加大推介力度,提高丽水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