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浙江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本报讯 (记者 王美华)近5年来,我省的村容村貌和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1日召开的生态省建设5年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到2007年底,全省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村达2万多个,占总村数的66.36%;80%以上乡镇建有垃圾中转站,5253个村庄开展了生活污水治理。
  随着生态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步步推进。除了生活垃圾、生活用水等环境整治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也有较大进展。5年来,我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预防和治理并举,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入手,多措齐下,有力推动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全省认定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30个,启动100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同时实施了农药减量增效控害工程,全省农药减量工程示范推广面积达301.99万亩。
  畜禽规模场排泄物一直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大源头。最近几年,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各地抓好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落实新建畜牧场“三同时”制度。到2007年底,全省完成了196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建成畜牧生态养殖小区500个、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75个,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转迁。
  农村废弃物得到进一步转化利用。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使我省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0%,11.8万户农家用上了沼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