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好水好塘养好鱼

我省3年改造68万亩老鱼塘,增效10亿元;明后两年将继续建设32万亩标准鱼塘

  本报讯 (记者 金茹)我省自2006年开展百万亩标准鱼塘建设工程以来,至今已投入资金12.5亿元,完成了68万亩标准鱼塘的建设任务,新增效益近10亿元,养殖户平均增收20%。11月11日,全省百万亩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工程现场会在湖州召开,副省长茅临生到会并讲话。
  好水好塘养好鱼。每亩渔业产值从过去不足千元到现在超6000元,老鱼塘改造让湖州市菱湖镇陈邑村村民年收入突破了万元关。据介绍,该村将农户的承包地以入股的形式流转,由村统一规划施工,开展鱼塘标准化建设。目前陈邑村有4000亩标准鱼塘,年产鲈鱼4804吨,成了远近闻名的“浙北加州鲈鱼第一村”,全村渔业年收入8700万元,比鱼塘改造前增长75%。村民金技明现在承包了30多亩大鱼塘,年收入达到6位数。
  标准鱼塘建设通过“定量不定位”、“塘租收益按册分配”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妥善处理好承包经营权流出户与流入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招标、拍卖、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延长承包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嘉善县通过工程实施,建立了11个水产专业合作社,已有2万多亩养殖水面集中到养殖企业和大户手中,约占全县养殖水面的30%。
  通过鱼塘改造,我省调整渔业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甲鱼、加州鲈鱼等一些特色品种快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标准较高的设施化养殖面积已达12.7万亩,产值约11亿元。
  茅临生要求,各地要加强对水面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鼓励改造后的养殖水面向养殖大户和企业集中。要把鱼塘建设与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责任渔技员制度,通过深化责任渔技员制度来推动和保障标准鱼塘建设工程的实施。要明确规定承包者护塘义务,建立完善以所有者投入为主的长效维护机制。要加大对标准鱼塘工程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贴息等方法,努力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标准鱼塘建设。
  明后两年,我省将继续开展32万亩标准鱼塘的建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