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杭州黑鱼不再搅浑清水

杂交黑鱼 减污七成

  本报讯 (记者 唐文玉 通讯员 潘贤春)“鱼米之乡”的黑鱼是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淡水鱼,但是养黑鱼因投喂冰鲜鱼、排放污染物而严重污染水体。“黑鱼之乡”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周边的水质已经恶化。禁养黑鱼不仅会使农民减收,也使城乡居民少了一道美味。杭州市农科院培育出杂交黑鱼,成功地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
  据杭州市农科院水产所所长冯晓宇介绍,该所把广东斑鳢和本地乌鳢杂交而培育出的杂交鳢,改变了黑鱼的进食习性。原本只吃冰鲜鱼的黑鱼改喂配合饲料,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排污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冰鲜鱼饲料利用率低、水体富营养化和病原传播的问题。据测试,杂交鳢污染物排放比本地黑鱼减少了70%。
  在运河镇黑鱼研究所,记者看到饲养员用一种豆板大小的颗粒饲料在喂鱼,这种饲料浮在水面上不会化开。饲养员说,颗粒饲料浮在水面上,要比沉下去的冰鲜料好,冰鲜鱼沉在水底,黑鱼吃不干净,会腐烂发臭。他告诉记者,杂交鳢吃1斤3两饲料长1斤肉,每斤鱼的饲料成本约5元多;而本地黑鱼要喂4到5斤冰鲜鱼才长1斤肉,每斤鱼的饲料成本要7元钱。采用投喂人工饲料后,池塘水质稳定,一个养殖周期仅需换水2次,比原来减少了10次。不投喂冰鲜鱼,病菌少了,杂交鳢发病率也明显下降。
  一个品种挽救当地一个产业,既稳定了黑鱼养殖,又解决了水体污染。10月29日,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等市、区领导专程到运河镇黑鱼研究所考察后说,这项技术专家叫好、老百姓愿用,要研究大面积推广的问题。要利用良种良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5月份养下去的杂交黑鱼,现在已经到了捕捞的季节。在运河镇黑鱼研究所,记者看到这些鱼大概一斤三四两重一条,正准备上市。养殖场管理员说,杂交鳢生长速度较快,比同时放下去的本地黑鱼可以重二三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