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小平)针对三鹿奶粉事件对奶业甚至整个畜牧产业带来的影响,日前,省畜牧产业协会、省饲料与动物保健品协会呼吁各会员单位、全省畜禽养殖场(户)和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要做到知法守法,严把原料关,生产合格产品。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我省迅速开展了奶牛饲养、奶站整顿和饲料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从各专项行动看,虽然我省的奶牛养殖、奶站管理以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单位总体上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没有发现使用三聚氰胺等违法违规行为,但个别养殖场(户)生产环节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
为此,省畜牧产业协会和省饲料与动物保健品协会提醒各会员单位、全省畜禽养殖场(户)和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必须自觉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优质取信”的理念,学法、知法、守法,决不生产无许可证(或审查合格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产品,决不使用违禁药物及有害化学物质。
要严把原料质量关,特别是要加强对玉米蛋白粉、大米蛋白粉、鱼粉、酵母粉等蛋白饲料原料的质量把关,每次采购主要原料前,应签订购销合同,要求供货方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注明违约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必要时还可委托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做到不合格原料不进厂(场)。饲料生产企业要加强生产过程控制,落实生产记录、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做到不合格产品决不出厂;不迎合个别用户对饲料产品的不合理要求,不制假售假,自觉维护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的合法权益。
要依照《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及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目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生产、经营、使用饲料添加剂,不任意扩大饲料药物添加剂在饲料中的使用范围和用量,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绝不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要建立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健全产品留样观察制度、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一旦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要积极主动召回,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与当地主管部门签订责任状,依法从事饲料生产经营,依法从事畜禽养殖,自觉接受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