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道德法制

结婚得送上万元“红包”变味成负担

  眼下,又到了结婚的高峰期,然而,在有些地方,为结婚送礼却让一些人犯愁。近年来,在泰顺,舅姥结婚时当姐夫、妹夫的少不了要给一个大红包,少则万元,这一不成文的规矩不免让他们感叹:姐夫、妹夫好难当啊。
这个红包压得他们不轻
  卓小林(化名)29岁,泰顺县雅阳镇人,是个代课教师。这个月,他的小舅子就要结婚了,包个大红包自然是免不了的,但问题是他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为了凑个大红包,卓小林不得不东挪西凑,包了个1.5万元的大红包,准备在结婚当日送出。“我一年的工作,都要为这个大红包服务了。”不过,他的际遇也不是最糟的,有些人为了这个大红包,不惜去借高利贷。
  今年33岁的罗阿德 (化名),是泰顺县仕阳镇人。去年国庆节,他小舅子结婚,他也要包个大红包,可阿德前年做生意亏了。在当地做石材生意的妹夫还对阿德说,“我们俩统一一下红包的大小,钱多点,丈母娘家回的红包也大。”阿德无奈,向别人借了1.7万元钱,2%的月利息,加上自己的5000元钱包了个2.2万元的大红包。但丈母娘家只回了3000元钱的礼,这让阿德傻了眼,这么多钱,说好借段时间就还的,真是哑巴吃黄连啊。
女孩差点嫁不出去
当然,多数丈母娘家还是会考虑女婿家的经济条件,并且会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女婿回礼。
  不过,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位女青年因为大红包还差点嫁不出去呢。陈春如(化名),在家排行老六,她上面有5个哥哥均未娶妻。28岁那年,她处了个对象,可最终两人还是分开了。“按照男友的想法,将来哥哥们的大红包是个无法逾越的坎,况且男方家里本身经济条件也不好。”陈春如只能把苦涩往肚里咽。后来很多媒人给她提过亲,但男方一听说她的家庭情况,也都放弃了,直到遇到了现在的丈夫。“那些事都已过去了,再提起也没意思了。”说起这事,35岁的陈春如有点苦涩。
顺其自然就好
“其实,以前结婚时,新郎舅舅的红包是最大的,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姐夫(或妹夫)逐渐取代了舅舅,成为了包红包最大的一个了。”泰顺民俗专家林德胜解释。
  眼下什么都涨,连红包也看涨了,据了解,姐夫要包个万元红包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红包确实有点大,姐夫真的也不那么好当的。
  林德胜建议“当姐夫的也不要和别人攀比,量力而行就好了,同时,丈母娘家也要多考虑女婿家的经济条件,对于红包也不要非得上万元才可以的。一切从实际出发,顺其自然为好。” (林小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