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应对调整策略加强管理

身有残疾出门不便 合作养牛照样增收

庆元首现残疾人养牛合作社

  连日来,庆元县百山祖乡黄皮村残疾人吴良米夫妇俩脸上总挂着喜悦的笑容,因为他家在今年年初购买的4头黄牛,其中两头母牛日前喜生“贵子”。更让他们高兴的是,村里成立了残疾人养牛专业合作社,即使他们以后养殖规模扩大了,也不用担心疫病防治等问题了。
  黄皮村外出务工人员占了全村人口的六成多,“留守”农户中残疾人员有16人,他们大多不能适应重体力劳动,但有养牛习惯。同时,该村拥有4000多亩天然优质牧草,有发展养牛生产的资源优势。于是,该村创办了丽水市首个残疾人养牛专业合作社。
  据合作社负责人吴礼银介绍,为扶助残疾人等“留守”农户创富增收,合作社实行分散投资、分散管理、集中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五统一”管理服务:统一引进优质品种、统一给牛定期“体检”、统一养殖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
  吴良米养牛时间不长,他最担心的是牛的疫病防治,加入了合作社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目前,黄皮村已有养牛农户40多户,黄牛存栏110多头,已成为庆元县小有名气的养牛专业村。预计今年全村养牛收入可达15万元,“留守”人员人均增收1200多元。 (秦 园)
  编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如何为这些人拓展增收渠道?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大多数农村留守劳动力都能胜任,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庆元黄皮村的这个例子,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