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近段时间来,我省各级农牧部门积极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各奶牛养殖场(户)、奶站的有效监管,奶业产销秩序和价格基本稳定,全省没有出现因鲜奶滞销而宰杀奶牛的情况,有力地促进了奶业消费的恢复。
据了解,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省农业厅高度重视,坚持强化生鲜奶源头质量监管和保护奶业健康发展两手抓,成立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订计划,落实责任,分别就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管、奶站专项整治、饲料专项整治、保护奶业发展、奶牛“两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先后发出7个电报,部署相关工作。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先后组织多个检查组,赴11个市深入检查指导,督促工作落实。各级农牧部门也迅速行动,组织力量对奶牛养殖场进行全面调查,逐户踏栏查看,排查质量隐患。根据从严监管的原则,我省对所有3724个奶牛养殖场(户)均进行了检查,同时摸清了19家专业奶站和43家兼业奶站的有关情况。
9月28日,省政府召开加强生鲜牛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各级农牧系统放弃“十一”假日休息时间,再次对辖区内的奶牛养殖场和奶站进行了检查。10月7-8日,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副厅长叶新才、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张火法等来到我省奶业主产区金华市,对该市的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孙景淼一行现场查看了婺城区白龙桥收奶站的监管责任以及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向奶站工作人员仔细询问收奶情况,认真翻阅收奶站鲜奶销售台账,并查看了收奶站的储奶容器、检测设备等。孙景淼要求当地农业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收奶站(点)的监管力度,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大对奶牛养殖业的政策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减少散户,提高整体饲养水平。
据介绍,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目前我省已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结合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对所有奶站和奶牛养殖场(户)逐一落实了监管责任人,全省共落实了499名奶牛养殖与奶站监管责任人,明确了监管责任和工作职责。
在抓生鲜牛奶质量监管,从源头上保证奶制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我省还积极促进生鲜牛奶产销衔接,抓好产销信息对接和生产服务,努力保护奶牛养殖场(户)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防止倒奶、杀牛事件发生。据各地监测统计,我省日生鲜奶产量450吨左右,目前价格相对平稳。尽管三鹿奶粉事件对消费信心冲击较大,据金华等地超市调查,居民奶类消费下降20%左右,在温州等部分地区,出现了部分消费者退订等状况,温州、台州、衢州还发生了倒奶情况,但在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情况大为好转,全省奶农倒奶已由国庆节前的每天4吨降到目前的2吨以下,没有出现因鲜奶滞销而宰杀奶牛的事件。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对生鲜牛奶生产的有效监管,落实监管责任,当前,我省正在积极开展奶站专项整治等行动。同时,我省还正在积极制订《浙江省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奶站、养殖场(户)监管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