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龙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都离不开人的主导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农民群众,没有强有力的经营主体,一切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更加关注主体培育,切实提升农民素质,加快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经营主体,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农民是农村创业创新的主角。注重培育经营主体,首先必须正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者素质提高之间的矛盾,多途径培训提高农民。现在许多乡镇,大批青壮劳动力离乡进城务工经商,留守在农业领域的大都是妇孺老弱,劳力、技能、素质相对偏低,生产经营水平不高。同时,农业领域的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也需要人们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诚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言,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特别要强调教育对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作用。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全面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农民、骨干农民。
要注重培育经营主体,既要多角度发挥现有主体的作用,又要多渠道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践证明,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服务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希望所在。要培育壮大这些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其生产经营、拓展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要创造条件,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农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跃入“农门”,引导农民联合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引领农民、组织生产、推广科技、营销产品的主导力量,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