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三鹿”已经伤了儿童不要再让奶农受伤

呼吁各方携手应对,扶持奶业健康发展

  本报讯 (记者 袁卫 见习记者 俞廷尚)截至目前,我省地产乳制品虽未发现三聚氰胺,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奶业受到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强烈冲击,部分地区出现了奶农“卖奶难”的情况。业内人士纷纷呼吁,政府、企业和奶农应携起手来,共渡难关。
  记者见到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皇岙村60岁的农民张京巧时,他正在给自己养殖的30头奶牛喂草。他忧心忡忡地说:“尽管我和瑞安一家生产企业签了合同,牛奶还能卖出去,但是价格已经开始降了。”目前,每公斤牛奶价格已从上个月的3.2元降到了2.8元,他的30头奶牛每天的养殖成本需要400多元,按照现在这个收购价格已无利可图,要是奶价继续下降,那就只好倒奶卖牛,甚至杀牛了。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政府能够适当提高无息贷款的额度,“目前我只能贷到2万元,只够奶牛吃50天,要是能够多贷点,就能多坚持几天。”
  温州市龙湾区瑶溪友谊养殖场饲养了518头奶牛,规模在温州全市首屈一指。场长邵天云告诉记者,天气逐渐凉快,牛奶产量也一天天高了起来,可是他实在乐观不起来。“我们每年可以向温州一鸣食品有限公司提供1000多吨牛奶,但是企业要是亏损了,我们的日子肯定跟着不好过。”邵天云说,他们能做的,就是想法设法保证牛奶质量。他们计划对养殖场的防疫、挤奶、储存等设备进行更新,同时进行水、电、路、饲草料基地的标准化建设,但是,“新设备的投入很大,一个奶罐要8万元,一个挤奶器就要6500元,这对我们来讲难度比较大。”他期望政府尽快出台补助政策,企业继续按照订单收购。他还说,“等过了这个难关,情况就会好起来的。”奶牛的产业周期长达3年,一旦受损,生产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养殖户们一定要坚持住。
  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在当前奶业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企业和奶农必须携起手来,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提高奶业质量安全水平。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正在积极制定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