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国家要规范原料奶价

  5月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区原料奶价格出现下跌,有的主产区原料奶收购价跌幅达到近20%,乳品企业向奶农压价、拒收限收原料奶以及奶农卖牛的现象再次出现。这是自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奶八条”扶持政策以来,国内原料奶价格持续上涨后首次出现下调。这股降价风也影响到了南方部分省份的原料奶价格,近段时间来,杭州市就出现了原料奶价格下降现象。奶牛养殖户十分担心再出现前几年奶贱如水、奶农杀牛的现象;而对乳品企业来说,原料奶价格的大幅波动,使企业在产品设计以及定价等方面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无论是奶牛养殖户还是乳品企业,都希望能建立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保持原料奶价格相对稳定。
  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日前下发通知指出,为规范原料奶收购价格秩序,防止原料奶价格大起大落,维护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将抓紧建立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
  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奶业协会、奶业经济合作组织、乳品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参加的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按照产销加工各环节都能获得合理利润和质价相符的原则,综合考虑奶牛饲养成本、原料奶流通费用、乳品加工企业成本费用以及淡旺季节生产需求、质量差异情况等因素,确定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并由奶业协会定期公布,作为原料奶交易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时的参考。
  此外,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会同省工商部门制定统一规范的原料奶收购合同,明确原料奶交易的数量、质量要求、价格、计价标准和违约责任等,并配合工商部门指导监督原料奶购销双方遵照执行。
(王 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