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盘活资源 促进增收

2000亩荒草园成“天然牧场”

  每天清晨,云和县雾溪畲族乡雾溪村村民蓝兴荣,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饲养的100多头山羊,赶到附近的龙井岗背、玉斜湖一带的绿草地上。到了傍晚,蓝兴荣再把吃饱喝足的山羊“接回家”。
  蓝兴荣放养山羊的地方就是雾溪乡建造的“天然牧场”。该地块原本是一片荒草园,共有2000亩。由于满地石块,难以种植,致使这片土地长期荒芜,成了一片荒草园。今年,雾溪乡对这片荒草园进行了规划,建成了一座牧场。现在,全乡近1000头山羊、400多头牛每天都集中到这座牧场放养。
  作为一个偏远乡镇,雾溪乡农户除了笋竹收益和外出务工外,缺乏有效的增收途径。以前,该乡也有一些农户饲养山羊和牛,但规模不大。一些农户还因牲畜难管理,养殖时断时续。建造“天然牧场”,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发展规模养殖业,就为当地农户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雾溪乡干部刘细英算了笔账,养一头山羊有300多元的纯收益,养一头牛有2000多元的纯收益,山羊一年就能出栏变现,牛三年能出栏变现。不管是山羊还是牛,农户只要养10头以上,每年就能增收4000多元。
  在“天然牧场”建造前,雾溪乡对牧场内的青草、水进行了化验。化验表明,饲草和水质均符合放养牲畜条件。“天然牧场”建成后,雾溪乡又出台鼓励措施,对饲养牛50头以上的农户奖励5万元。“‘天然牧场’建造时,我们就对牧场的载畜量进行了规划。”雾溪乡副乡长徐伍民说,把牲畜放养到2000亩荒草园,符合生物链循环要求,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练彦 夏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